
专业委员会
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理财产物吗?
这要涉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大多数人可能摸不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总是凭着感觉选择一类理财产物,投资一段时间后又发现与自己的偏好不太匹配。投资拒绝模糊感,从哪些角度我们可以判断出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呢?
一、投资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理财资金来源于稳定的收入或日常资金结余。
举个例子,假设你每月纯收入是6000元,但每月需要支付房贷、车贷、生活费、水电气费等等,除去每月固定支出后,还剩下一些资金,但这部分钱不能全部用来理财,还需留下一部分资金来应对日常的紧急支出,在此情况下,流动性高、收益稳健的理财产物更适合。除了当前的收入水平,投资者也要结合未来行业发展、公司发展等因素,考虑职业未来的收入水平,尽可能全面的计算出自己可支配的理财资金,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物。
二、投资者设定的小目标
投资目标是投资者期望通过理财最终获得的结果。
如果你是想通过理财增值后用于医疗支出,那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以考虑投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物。
如果你有一笔长期的闲置资金,期望通过理财增值后,来买车、买大型家电等,那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于中低型、也能坚持长期投资,可以考虑投资混合类理财产物。
叁、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
投资者对资金的流动性需求,也会影响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这需要投资者对未来的消费支出有一个大致的预期。如果短期内消费支出次数较多,需优先选择流动性高的理财产物。
四、投资者的年龄
《生命周期投资法:让你退休无忧的理财智慧》一书中告诉我们:一定要尽早开始投资,并且在不同年龄段选择匹配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方式。
比如青年期(20岁~30岁):这一阶段个人的储蓄渐渐增加,大部分人即将成家立业。此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选择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工具,但是要注意留下一些现金储备。
壮年期(30岁~45岁):这一阶段个人收入逐渐稳定,积累明显增加,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可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可以选择有一定投资风险、预期收益较高的理财产物。
成熟期(45岁~55岁):此时个人、家庭的收入在上升,但子女的教育费用、父母养老费用支出较多,投资需要兼顾收益和风险,维持投资的稳定性,稳健型的理财产物是首选。
老年期(55岁-65岁):此时大部分人要考虑如何保障自己退休生活的质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偏好低风险、稳健型的理财产物,倾向于选择固定收益类理财产物,追求投资资金的稳健增值。
温馨提示:
投资理财应当牢记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高息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