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监管动态

强化监管引领和政策支持 不断提升小微公司金融服务质效

编辑: 发布时间:2019-11-2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浏览:8277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小微公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支持是小微公司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做好小微公司金融服务,是稳增长、调结构、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是监管部门和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金融支持小微公司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体制机制、信贷投放、产物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密集采取措施,推动银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加大服务力度。小微公司金融服务取得了增量、扩面、稳定价、控风险平衡发展的成果。


一、缓解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的工作举措


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了近30项政策文件,从信贷投放、机构准入、资金募集、监管指标、贷款服务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项监管措施,并联动相关部门,合力优化小微金融外部环境。


一是推进机构体制机制建设,丰富供给体系。自2017年起,牵头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完善事业部专营机制,强化组织体系、政策制度、管理技术、资源供给、产物服务五个方面的内部保障。督促邮储银行坚守服务中小公司定位,提升基层支行信贷服务能力。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商业银行合作为小微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督促地方性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公司的定位。保持农商行、农信社的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


二是突出激励引导,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和指标。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门用于发放小微公司贷款。对单户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公司贷款适用优惠的风险权重和资本监管要求。对小微公司不良贷款明确监管容忍度,并出台了授信尽职免责的指导性文件,激发银行做好小微金融工作的内生动力。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做好贷中贷后检查,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公司。


叁是鼓励产物和业务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效率。支持推广续贷方式创新,对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公司,支持银行提前按新发放贷款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办理续贷,并完善了贷款风险分类办法,推动降低公司资金周转的过桥成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高服务便利度,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四是做实监管督导,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确保对小微公司的信贷支持,先后提出贷款增量和增速“两个不低于”目标和贷款增速、户数和申贷获得率“叁个不低于”目标,在国标口径的小微公司贷款总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从2018年起,监管考核的重点聚焦到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提出了这部分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两增”考核目标,并要求银行单列全年信贷计划,不得挤占、挪用,着力加强对这部分小额分散、融资能力较弱、融资满足度不高的小微公司的信贷供给。


五是加强引导规范,推动降低小微公司融资成本。一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七不准、四公开”和小微公司金融服务“两禁两限”等规范收费要求,持续加大对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等不规范经营行为的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督促银行“减费”。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小微公司生产经营负担,指导商业银行在确保信贷投放力度不减的基础上,精准核算成本收益,主动让利,合理降低小微公司银行贷款成本,以此带动小微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六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完善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加大对银行服务小微公司的激励力度。联合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开展“银税互动”“银商合作”“信易贷”,指导银行利用公司纳税信息、工商年检、行政处罚等外部信息,提高获客、授信和风险管理效率。推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展银行保险合作,试点推广信用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配合财政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小微公司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小微金融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二、小微公司金融服务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在监管和相关部门综合统筹的政策支持、激励、督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发力,在缓解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小微公司金融服务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一是融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叁季度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户数2086.4万户,较年初增加363.16万户。


二是信贷投放显着增长。截至2019年叁季度末,全国小微公司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余额11.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9个百分点。


叁是降利减费成果较为显着。在2018年推动降低银行业小微公司贷款利率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利率总体呈稳中有降态势。前叁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利率6.75%,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


四是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不良率3.56%,贷款质量总体稳定。


五是银行服务小微公司效率不断提升。许多银行大量使用数字技术,改进授信审批模型,通过大数据为客户画像,识别有效融资需求,优化风险管控,并通过互联网渠道为小微公司提供便捷的线上融资服务。有的新型互联网银行实现了小微公司贷款“3分钟申请、1秒钟决定、0人工干涉”。台州等地的地方性法人银行将“跑街”积累的社会化信息和“跑数”采集的数字化信息相结合,深度挖掘客户信息,改进服务流程,实现小微公司首贷3小时、续贷半小时。


叁、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加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引导银行持续下沉客户群体,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小微公司信贷投放。二是加大结构性降成本力度,引导银行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规范银行服务收费,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引导降低融资担保费率。叁是持续完善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指导银行细化授信尽职免责和差异化考核激励,健全基层“敢贷、愿贷”的专业化机制。四是推动商业银行贷款方式变革,督促银行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完善推广续贷业务,缓解资金周转难题。五是推动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广完善以线上直连方式运用涉税数据信息、为小微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银税互动”模式,用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等公司信息资源,探索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六是构建监管考核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小微公司金融服务监管考核评价体系,对银行服务小微公司的工作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形成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考核评估机制。七是指导银行业在全国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小微公司融资需求,提高服务主动性、针对性,让银行金融服务惠及更多小微公司。


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发挥各方合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银保监会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服务小微公司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行动,牢记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和宗旨,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小微公司金融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