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中原银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及美好未来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4-14 作者: 来源:中原银行 浏览:135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年来,中原银行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围绕服务“四农”,推进“下乡”战略,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突出数智化经营和生态圈打造,初步构建了“12321”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具有中原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力争未来3-5年,中原银行金融服务覆盖河南省县域80%左右的家庭。

 

1:打造一个平台——即“一点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一点通”普惠金融服务站。通过服务站建设,与县域其它物理网点形成互补,将服务站作为获客渠道、践行“下乡战略”的桥头堡,以缓解我行在农村地区机构、人员不足的压力。在原有支付结算型服务站的基础上,建设以一点通手机银行为切入口的服务站。目前,我行已设立了8200多家服务站,覆盖全省90%的乡镇,将银行的窗口搬到了“村口”,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助农取款、转账汇款及生活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

 

二是打造线上“一点通(乡村版)”手机银行。通过线上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将服务站的涉农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向线上延伸,为村民提供村务治理、农副产物销售等非金融和金融服务,打造乡村全场景综合服务体系。目前,累计服务247万用户,覆盖全省18个地市2万多个社区、行政村。

 

随着新渠道、新模式的创新和推广,中原银行的“一点通”战略性资源和布局正在变成我行战略性优势,形成了服务乡村的核心竞争力和鲜明特色。

 

2:即打造两大涉农信贷系列产物包

 

一是“豫农贷”系列产物包,重点服务农户小额信贷需求。一方面,根据豫农贷2.0运营情况,结合基层问题反馈,推动产物不断迭代优化。目前,豫农贷2.0投放呈现加速趋势,今年以来已累投11亿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投放量,贷款余额达11.5亿元。另一方面,通过接入政务数据、涉农保险数据等,减少客户经理线下调查工作量,按照“线上大数据评估+线下批量评议”明晰客户画像,以便批量化、模型化地驱动农户贷款投放。当前,正在接入中原农险数据及政务数据的豫农贷系列产物正在研发测试中,产物将于3季度上线试运行。

 

二是“产业贷”系列产物包,重点服务涉农产业链客群超10万元的信贷需求。一方面,围绕大田作物、养殖、蔬菜等优势产业,形成以产业普惠贷为依托的农业产业链系列产物体系。目前,全行已提供规模化种植贷、辣椒贷等20个系列子产物。另一方面,针对粮食收储和加工公司,提供粮储贷,自今年推广以来,全行已储备10亿元,预计2023年新增投放20亿元;针对村集体,提供规模化种植贷款,预计2023年新增服务100个村集体;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预计2023年新增投放10亿元。截至目前,中原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607亿元,在河南省商业银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叁。

 

3:即打造叁大涉农生态场景

 

一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生态场景。聚焦大宗农产物,链接山东国际牡丹交易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等仓储监管平台,开发“大宗农产物贷”,创建粮食、大蒜、辣椒、花生等大宗商品智能仓管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解决中牟、杞县大蒜,永城面粉等产业集聚区信贷需求。

 

二是打造乡村政务场景。覆盖87个县级“叁资”监管平台,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收支管理等服务;推广“四议两公开”线上基层治理工具,推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公开、透明,监督途径便捷化,累计服务河南92万用户。未来我们将打造农村产权交易场景及农业生产托管场景。

 

叁是打造农村泛金融服务生态圈。围绕服务农民社交,打造“一点通朋友圈”;围绕非金融服务场景,在服务站配备了净水机、共享照片打印机等1000余台,签约物流代办点、布设农家书屋400余个。未来将不断完善服务站非金融服务场景,增加养老保险资格认证、信息咨询等功能,拓展村民服务边界;围绕乡村消费帮扶,实现特色农产物上行以及质优价廉的工业品下行,推进“汽车下乡”“返乡置业”等优惠购。

 

2:即打造整村授信和农民工服务两个特色模式

 

一是以整村授信为引领,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特色模式。基于兰考普惠金融试验区经验,坚持“党建+金融”路径,按照普惠授信“宽授信、严启用、严管理、严惩罚”原则,在焦作温县等叁个县试点,实施整村评议,将整村授信“优质农户”推荐制优化调整为“暂不受理农户”排除制,使“两无一有”农户均可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从实践情况看,整村授信不仅密切了我行与基层政府的联系、带动了我行客户、一点通注册等各项业务增长,现已成为我们中原银行服务农村市场的特色模式。目前,我行已与107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整村授信建设合作协议,全行累计准入10383个行政村,服务近3万农户,全省行政村覆盖度超20%。

 

二是聚焦农民工痛点需求,探索农民工的金融与非金融相结合的特色服务模式。围绕农民工消费需求,与信用卡联合研发“一点贷”产物,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提供“车票补贴”“送医下乡”等权益;创设农民工标签模型,借助画像、知秋、灵犀等线上平台,通过框选标签、确定客群、下发线索、线下执行等环节针对农民工客群开展精准服务;对接“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同时,与深圳宝生村镇银行联合探索服务省外豫籍农民工的有效模式。目前,已服务农民工客户329万人,发放乡村振兴卡57.3万张,开立农民工代发专户1562个,累计代发32万人。

 

1:即打造一套涉农风控体系

 

业务发展风控先行,将风控基因植入乡村振兴金融业务发展。一是完善服务站线下网格化、线上智能化风控体系。总分行层面分别组建专职风控团队,常态化开展飞行检查。在电子地图累计上线9个场景34个风险监测模型,月平均预警数量近900次,对服务站疑点交易数据实时监测。二是建立线上+线下农户信用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线下整村评议和引入关键数据,依托中原银行数智化能力,强化农户贷款业务数据驱动,为金融服务提供数智支撑,精准识别农户信贷需求并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叁是构建产业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制定行业准入标准、额度策略、担保方案和风险策略,运用客群基础、经营数据,精准客群画像和客户分层,明晰风险特征,提升风控能力。

 

下一步,中原银行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与农业农村厅等总对总对接,实施“百千万工程”选派优秀干部赴县、乡、村挂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力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以高质量乡村金融服务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家家有中原、人人有服务、户户有授信、个个有额度的“四有”目标。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