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银租赁”)公布了2019年度业绩。
数据显示,国银租赁2019年实现收入总额18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资产总额2613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净利润29.38亿元,同比上升17.2%。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1.78%,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
经营规模稳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国银租赁注重业务结构优化和盈利能力提升基础上的高质量增长模式,全年新增业务投放达932亿元,同比增长12.7%。
在飞机租赁方面,国银租赁一直与飞机制造商、全球航空公司和飞机投资人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尽管面临诸多挑战,航空运输业依然充满活力,国银租赁的飞机租赁板块也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核心业务板块飞机租赁总资产达938.39亿元,机队规模为420架飞机(含订单飞机),自有及托管飞机233架,覆盖37个国家及地区的68家航空公司。
此外,核心业务板块基础设施租赁聚焦了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抢抓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发展机会,2019年实现新增投放约426.49亿元,收入总额57.76亿元,同比增长15.3%。
在船舶租赁方面,国银租赁持续推进大客户战略,优化船型船龄结构,提高经营租赁业务比重。同时,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多手段对冲市场风险。数据显示,船舶租赁的资产总额达到272.47亿元,同比增长25.9%;收入总额达19.50亿元,同比增长76.0%,其中经营租赁收入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32.9%。
在普惠金融租赁业务方面,国银租赁把握市场机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以车辆租赁及工程机械租赁两块业务为抓手,开展数字化转型,强化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数据显示,普惠金融租赁业务的资产总额达230.30亿元,收入总额为12.55亿元,较上年增长26.8%。
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可以看到,近年来,国银租赁以“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为战略定位,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建设,深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客户,完善业务运行机制,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业务拓展方面,国银租赁聚焦了重点领域和重点客户,完善评审机制,提升业务开发效率,支持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船舶租赁方面,聚焦行业优质客户和主流船型,稳健开拓市场,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普惠金融方面,加强系统建设和资产运营管理,夯实发展基础,深化与行业头部公司的合作关系,支持小微公司发展。新能源与装备租赁方面,跟踪行业发展形势变化,加强模式创新研究,落实绿色金融发展要求。
资产交易业务方面,持续完善合作网络,深化同业机构合作,丰富交易品种,构建多样资产交易模式,对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国银租赁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市场融资方面,强化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和工具,优化期限结构,跟踪分析市场变化,提高融资管理的主动性。
数据显示,2019年,国银租赁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78%,同比增加1.44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23元,同比提升15%;每股净资产2.03元,同比提升6.28%,比较历史数据看,上述叁项数据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
夯实安全经营底线 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据悉,2019年,国银租赁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前瞻性,采取“叁道防线”分层管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实效。同时,大力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加快存量风险出清。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国银租赁不良资产率为0.89%;拨备覆盖率269.61%,较年初上升约16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造成了影响,海外疫情已呈现大流行趋势,国际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对此,国银租赁一方面组织全员严格防控,确保业务连续推进,根据市场变化主动灵活授信,提供多渠道金融服务支持,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加强风险监控,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客户面临的困难,采取措施帮助客户纾解困难。同时,在风险变局中发掘业务机遇,谋求自身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