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效率与边界--数据交易定价探索与实践”线上研讨会圆满落幕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3-08 作者: 来源: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 浏览:233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3月4日,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下称“联盟”)携手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效率与边界--数据交易定价探索与实践”的主题线上研讨会圆满落幕。会议由联盟执行副秘书长蒋骊军主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称“中国信通院”)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金融壹账通专家团队与珠海华润银行等数十名国内商业银行代表共聚云端,就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交易前沿技术和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新年伊始,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高度迫切的当下,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并在保证数据安全、隐私合规的前提下,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与高效释放,已经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问题。


“围绕中央提出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从数据交易定价入手,进行理论求索、实践探索、技术摸索,特别是落地方案的论证研讨,共同为‘数据交易’这一前沿课题做一点贡献。”联盟秘书长黄润中在致辞中重申了此次会议的举办初衷,他表示,期待研讨成果可为后续数据交易实践带来启发,数据确权、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应用场景的落地,离不开每一位数字经济时代参与者的思考畅想。


林常乐:模型治理与数据定价助力数据资产价值分配


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常乐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发表演讲。林常乐指出,多方安全计算是数据要素流通中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效果的有效保障,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是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被授予“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21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正式发布了数据要素定价算法及要素收益分配平台,这是全球首次搭建的基于数据要素经济价值的定价理论与算法实践落地,也是在数据流通、多方协作的过程中,解决数据要素的经济收益共享与分配问题的典型探索实践。


本次研讨会,林常乐基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数据定价算法的理论模型和应用实践。他强调,数据定价算法是解决价值分配问题的关键,在解决了数据流通的问题(安全、隐私保护、监管)之后,最重要是如何形成合理的经济分配机制,驱动公司内部的部门独立核算、公司间的数据共享,形成数据要素市场。


刘孝贵:产融合作平台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自2016年以来,为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与金融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在国家整体部署下,已形成了由工信部牵头、财政部及一行两会配合的多部委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陆续开展了在全国布局的51个国家级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与众多地方典型平台案例,产融合作平台在对接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


会上,中国信通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高级主管刘孝贵详细介绍了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建设运营经验和最新的产融工作推进进展以及相关政策举措。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在用户规模和对接成效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国家平台也将通过产融合作联合创新计划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联盟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的合作范围,争取在2022年在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产融合作的工作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信通院始建于1957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多年来,中国信通院始终秉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 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定位和“厚德实学 兴业致远”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信通院在产融合作领域有着深厚的支撑工作经验,下一步也将持续为产融合作工作做好政策引导、平台生态建设等工作,加速推进产融合作,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钟剑:金融科技应用促进数据安全共享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明确为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将极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讨会上,深圳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剑强调了隐私计算、区块链技术等金融科技在数据溯源、数据确权、数据共享的安全保障作用,同时详细分析了前沿金融科技应用存在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技术应用不当、技术架构复杂且分支多、算法逻辑不透明导致了平台间兼容性差、数据互通难;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专业性强、原理复杂、算法难以理解导致了用户对创新应用的安全性持疑,同时也增加了数据共享方案的设计难度和匹配难度。


钟剑表示,推进金融科技应用标准化和创新应用检测认证体系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办法。金融科技标准化有利于激发金融创新活力,促进金融业数据安全共享,降低金融机构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建立客观中立的检测评价体系是保障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各方权益的重要举措。


赵海晨:数据开放—银行数据共享新机制


从具体实践角度出发,经历了2019年的技术普及和市场教育阶段,到2020年的大规模概念验证和试点部署阶段之后,再到2021年隐私计算真正进入尝试规模化应用的阶段,《数据安全法》、《个人隐私保护法》陆续出台,合规压力之下对银行业务提出了新的考验。在这一方面,金融壹账通在隐私计算技术和应用获得多项技术创新专利,积累了丰富的银行实践案例经验。


隐私计算技术专家赵海晨分享了金融壹账通在隐私计算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叁大场景和四个典型案例。在信贷场景下的征信信息查询、机构间黑名单共享、征信评分模型训练等典型场景中,隐私计算在满足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应用尽用的目标,通过多方联合风控创造良好的共享环境,实现了数据交易目标。目前,金融壹账通联合反欺诈、贷前营销建模、贷中监控、贷前准入与贷后风控等核心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多数商业银行和地方公共服务机构中,在协助机构有效响应合规的同时,带来优质用户服务和数据转化效果。


田宇:数据定价在珠海华润银行的落地分享


助力实业,融惠民生,珠海华润银行坚持“小银行、大网络”的智能化银行战略,打造湾区特色的商业银行。这其中,“创新型的智能化银行”始终是其核心战略定位之一。在数字化转型上,珠海华润银行通过搭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客户双在线,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3大公司级智能化赋能平台,为业务管理赋能,支撑战略落地。


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田宇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带来珠海华润银行的数据定价实践分享。田宇介绍,在数据定价方面,珠海华润银行以“平台数据化”为基础,推进“产物数据化”及“管理数据化”,探索数据资产定价落地。他表示,下一阶段,珠海华润银行将通过华润集团多方安全计算平台,在平台算力支持下,结合全集团产业数据及外部补充数据,运用客户画像算法,输出目标客群的推荐或风险管理信息,优化数据定价机制。


本次研讨会从宏观政策和前沿技术成就入手,最后又回归实际的行业落地实践,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对于数据交易定价的深度探讨,多数银行业界代表在会后表示收获颇多,充分肯定了会议的效果和积极影响。


未来,联盟将积极与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等平台合作,从方案、平台、资金、产融结合的场景等多维度入手,积极促进产学研用进一步融合,最终推动行业数据市场化进步。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