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系列十九 | 服务小微,潜心惠农,解码齐鲁银行济阳支行的“样本经”
如果在山东选一家深耕县域农村市场的地方法人银行,当属齐鲁银行。
如果在齐鲁银行各支行里选一个助实体、惠民生的典型,当属济阳支行。
服务小微公司数量在本区县13家银行机构中居首,员工人均存款额居首,普惠贷款占贷款余额的1/4,创设能力名列前茅……齐鲁银行济阳支行有许多作为“样板”的理由。11年的发展,该支行蹚出了本土金融机构深耕县域、赋能地方的特色道路,每一个看似冰冷的小数点背后,都是一个个有情相温的服务故事。
赋能乡村振兴:踩着泥打着伞,把普惠政策送到田间地头
1月10日,济南市济阳区曲堤镇姚王村初雪未融,而村民王镇的高温棚里,黄瓜正长势喜人。这是他去年年初从齐鲁银行拿到20万元“黄瓜贷”后建起的新大棚。“有了这20万,资金问题先解决了,建起这个棚来最起码一年能挣7、8万块钱。”“贷款叁年还清,本钱已经赚出来了。但大棚可以种很多年,每年净剩7、8万,这效益不错了。”
王镇所说的“黄瓜贷”,是当地乡亲对“创业担保贷款”的昵称。它是齐鲁银行首创的惠农贷款业务,创新性引入政府全额贴息的个人创业担保,击破了农民缺少抵押担保而无法贷款的痛点,农户一次性最高可贷款20万元,政府贴息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资金压力。
曲堤镇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像王镇这样的黄瓜种植户还有一万多户,大棚扩建改建、更新换代,资金需求频次高、数量大。齐鲁银行济阳支行针对本地这一特色产业,创新推广模式,将农民本难触达的金融政策,以最简单的语言、最方便的渠道送到田间地头。通过“村支书广播宣传—支行上门集中收件—业务集中审批放款”的批量营销模式,济阳支行普惠金融中心全员进村入户,带上复印机在村委会现场办公,收取资料后当天下午送到总行,第二天就能实现放款。短短2天,贷款到手,“黄瓜贷”在种植户里炸了锅。“你那黄瓜贷咋办的?”一度成了乡邻见面的问候语。面对群众需求,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农民的身边总能看到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踩着泥送政策,打着伞办手续,为当地的特色种植产业注入金融活水。目前,“黄瓜贷”已在曲堤发放逾1亿元,惠及1400多户农户。
从王镇的高温棚往北2里地,王佃泉正在收采农户的生菜球,当天4大车近30吨生菜将从这里抵达华莱士的餐桌。王佃泉是当地的“生菜大王”,自己种植的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合作社、一个公司作代销,为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巨头供货,带领周边几百个生菜种植户发展订单式农业,日均交易10万斤生菜,手中每天要握有七八十万元的周转资金。去年年初,王佃泉为扩大产业规模建起了冷库,但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工作人员知情后,帮他办理了惠农经营型微贷。70万元贷款到手,既解决了王佃泉的燃眉之急,更为当地种植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冷库建起后,生菜的储存时间从一天延长到一周,王佃泉和种植户们更从容了。时隔一年多,王佃泉还直说“多亏了齐鲁银行。他们从员工到领导,对我们农业都很用心,服务特别及时到位。”
凭着掘地三尺、精准服务的韧劲,齐鲁银行济阳支行打造了支持县域金融发展的支行样板。北纬37度黄金线穿境而过的济阳,除了曲堤黄瓜,还培育了垛石西红柿、仁风富硒西瓜、稍门黄河稻米等知名农产物。植根其中,该支行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物和服务模式,形成了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如今,齐鲁银行 “一县一品”建设卓见成效,支持特色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县域、一特色” 的乡村振兴模式,济南历城“草莓贷”、济南章丘“甜瓜贷”、青岛即墨“正大担保贷”、聊城东阿“生态养殖贷”、东营“黄羊贷”等一系列惠农助农特色产物,满足着农户消费、经营、农资按揭等多个领域的融资需求。
服务实体经济:做小微公司的融资帮手和金融顾问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然而很多中小公司或因为不了解银行的贷款政策,或苦于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常常面临融资难题。位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山东温声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经历过这种痛。
十年前,刚刚落户济阳的温声玻璃,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土地产权证尚未办结,因缺少抵押物而贷款无门。“寻求多个贷款渠道都没有解决,是齐鲁银行主动站在我们角度上量身定制金融方案,给我们帮了大忙。”该公司董事长董洪林说。
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在深度了解温声玻璃实际情况后,提供了系列解决方案。该行副行长卢彬向新黄河记者介绍,首先,支行通过温声玻璃合作的上游公司做担保,成功拿下了首批400万贷款,有效补充了公司的初期建设资金。而后,针对温升玻璃这一类型的公司,济阳支行首创了“银行+政府+担保公司+小微公司”的互助基金模式,由县经信局发起成立小微公司协会,每个会员单位缴纳贷款金额的10%形成资金池,以资金池对授信公司提供担保,同时引进了当地的担保公司作为双重担保,提供单笔最高200万元的贷款。作为会员公司的温声玻璃,此时的贷款总额追加到了600万元。
随着发展壮大,温声玻璃目前在齐鲁银行济阳支行的贷款额逐步达到了4500万元,这时资金的快速周转就成为关键。“对于公司来讲,几千万的资金一旦断链,影响巨大。”董洪林说,“还后再贷的过程,往往特别繁琐,有时在银行方面拖一两个月都正常,这让公司非常难受。但跟齐鲁银行合作就特别舒服,贷款到期前我们自己还没想到,他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提醒了,交资料、提前办理,空窗期能缩到7天。”多年的合作下来,齐鲁银行济阳支行早已成了温声玻璃的金融“管家”和“顾问”,怎么还贷更节约融资成本,闲置资金怎么发挥最大效益,用董洪林的话说就是“他们总是想得比我们细。”
十年间,温声玻璃从一个小厂区发展到如今占地100多亩、南北两区,销售规模从1800万达到2亿。董洪林认为,“我们的成长,实打实地讲离不开齐鲁银行。”
华宇塑料老板宋法元的融资路,则经历了从抵触到感动的大逆转。山东华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济北开发区一家生产润滑剂油桶的小微公司,宋法元多年潜心经营扩大着公司规模,但因为缺少流动资金的补充,也放弃过很多订单。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客户经理知晓情况后主动上门介绍贷款政策,却被多次拒之门外,宋老板的原因是“从银行贷款都需要抵押,我的厂房是租赁的,担保人也不好找,从银行申请过多次都没办下来,在齐鲁银行一直也没有业务,像我这样的公司应该也办不了,光赚忙活了”。
面对这种情况,济阳支行行领导与区经信局分管负责人一起上门,分析困难、讲解政策,最终打消了宋老板的顾虑,200万元贷款仅用一周就实现了放款。真诚的态度、可行的方案和极速的效率深深打动了宋老板,他感叹“公司贷款找齐鲁银行是正确的”。随着流动资金的补充,华宇塑料越做越大,后来在济北开发区购置了土地,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厂房。目前,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又通过不动产抵押置换了担保公司担保,为华宇塑料增加授信至800万元。
类似的实体公司,仅在起步区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就服务30多家,这类案例在支行的业务体系中更是不胜枚举。自2013年始,该支行积极支持小微公司发展,将信贷资源更多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领域和客户群体倾斜。客户不了解贷款政策,他们就走出去讲解贷款政策。客户没有合适抵押物,他们就转变营销思路,借助担保公司、互助基金、纳税金额等方式,解决无有效担保的问题。通过政银企叁方合作,打破融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由一家一户的摸查走访,转变为联同政府主管部门一块宣讲,融化了公司的顾虑,把优惠的贷款政策和贴息政策送到了公司手中。政银企叁方信息充分的对称,让公司贷款变得越来越容易,让公司主扩大经营越来越有了底气。
收获百姓口碑:心里装着客户,做到客户心里
“资金有困难的话说一声,一起帮你想办法。”在王镇的高温棚里,时任齐鲁银行济阳支行行长朱光峰得知他的两个低温大棚被暴雪压塌,损失十多万时说道。
王佃泉对齐鲁银行济阳支行的评价是“他们太敬业了,服务力度没法比”,他因此把齐鲁银行介绍给了身边许多乡邻伙伴,帮他们解决用钱问题。
董洪林则说,“齐鲁银行济阳支行这个团队,让我们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合作最舒服,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
在朱光峰看来,得到客户认可的核心原因就一个:“把客户装在心里”。把客户装在了心里,才能找准他们融资的难点,才能找对解决的策略,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和灵感,才能高效率地缩短流程,才能风雨无阻地把好政策送到农户和公司主身边。
荣誉见证不凡。齐鲁银行济阳支行2019、2020年连续2年被当地人民银行评定为础类金融机构。连续3年获得总行优秀支行、大零售转型先进支行;2020年底被总行评定为县域先进支行、2021年连续3个季度被评为总行县域支行础类行。
17%是齐鲁银行济阳支行存款和贷款余额的增长百分比,这个数据是济阳支行业务响当当的有力佐证。这个在济阳服务小微公司户数最多的银行,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9岁的年轻团队,近两年已有6名年轻人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他们与当地农户、私营老板打成一片,四五十度的高温棚,零下十几度的工地,需求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掘地叁尺找对策,风里雨里送政策,织就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凝聚起了昂扬奋进、担当奉献的精神力量。
济阳支行是齐鲁银行县域金融发展的排头兵,更是一家地方法人机构深度服务本土的缩影。近日,《济南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出台,其中提出“延伸拓展金融创新链”,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结合产业特点开展金融创新,高效服务“五个济南”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制造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等。置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齐鲁银行赋能地方的能力更值得期待。
此时,在曲堤,一个专注于惠农的济阳支行二级支行,正待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