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监管部门在行动

中国银行业驰援抗疫简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2-10 作者: 来源: 浏览:9194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主动作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驰援抗击疫情。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主动减费让利、提高服务效率、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捐款捐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全力保障融资需求。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金融系统责无旁贷,疫情越是吃紧,金融就越要发挥积极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业的主体,通过设立应急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公司的融资需求。截至2月9日中午12点,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报送信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超过254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327.56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167.12亿元,工、农、中、建、交和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566.01亿元;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674.19亿元,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达379.77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公司提供信贷支持达370.94亿元,在华外资银行、大陆台资银行提供信贷支持58.5亿元。

        二是主动减费让利,与公司共渡难关。受疫情影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公司受到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减费让利,下调相关公司贷款利率甚至免除部分利息,与公司共渡难关。有银行表示,将对湖北省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和物流运输行业的实体中小微公司免收2月份全月的贷款利息,帮助公司渡过困难时期、恢复稳定发展。此项安排涉及贷款近1600亿元,利息免收金额约6亿元。多家银行表示,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公司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并积极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小微公司抗击疫情。同时,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份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充分利用再贷款政策,对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公司提供优惠贷款利率,确保公司实际贷款利率不高于1.6%。

        叁是优化审批流程,跑出助企加速度。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公司复工复产,需要与时间抢跑。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高效支持特殊时期的资金需求,确保相关资金第一时间到达相关公司,跑出了助企解困的“加速度”。很多银行采取多项措施快批授信,对疫情防控授信需求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两优先原则,执行合规审查“一次性作业”,确保审批决策时效,效果显着。

        四是灵活调整安排,保障社会民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采取措施助力公司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对受疫情影响人员及广大群众适当倾斜政策、灵活调整安排,增强了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如针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表示,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无法正常偿还个人贷款和信用卡欠款的客户,不视为违约,不纳入违约客户名单。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合理安排营业网点及营业时间,严格构建营业网点和办公场所“防护网”,营造了安全、放心、可靠的金融服务环境。

        五是积极捐款捐物,彰显银行业价值。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履行社会责任,大力践行公益慈善,积极捐款捐物。截至2月9日中午12点,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报送及相关慈善机构公布的信息,银行业金融机构捐款17.11亿元;捐赠物资已超735万件,其中医疗物资685万件、生活用品49.14万件、食品4861箱,彰显了银行业的行业价值和责任担当。

        抗击疫情没有暂停键,银行服务一刻也不会“打烊”。下一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继续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主动减费让利、及时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保障广大客户的金融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