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12日电(钟欣)近日,一些不法分子采用假借疫情募捐、兜售防疫用品、冒充航空或铁路客服人员提供退改签服务、冒充医疗机构谎称异地家属感染肺炎疫情等方式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工商银行西宁西门口支行11日整理近期相关案例,警示大家一定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一是谎称亲属得病急需用钱。犯罪分子利用医院等名义给受害者打电话,谎称其亲属被诊断出新冠肺炎被隔离,以缴纳医药费为由要求对方转账。在接到此类消息时,一定不要慌张,要及时跟亲属求证,不要盲目打款,以防上了诈骗分子的当。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红十字会或者医院等的名义,向客户发送防控新冠肺炎献爱心的虚假信息或搭建伪冒官方网站,利用群众同情心诈取“善款”。疫情期间,大家都想出一份力,但是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不然只会让不法分子得逞。
叁是火车票/飞机票的退改签。诈骗分子发送火车票/飞机票退改签信息,诱导客户点击不明链接,让客户提供银行卡密码或短信验证码等,进而盗取客户银行卡余额。针对这种情况,客户一定要到正规的购票网站进行核实,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链接,以免上当受骗。
四是伪装旅游/酒店/快递退费。骗子借口旅行取消补偿、酒店押金退还、快递质押补偿费等,以发送虚假通知短信的方式诱导客户提供银行卡等相关敏感信息,并借此盗取卡内余额。一旦涉及到退款、补偿等客户一定要在官方平台网站进行,不可以点击不明链接,更不可以下载非官方础笔笔,所有需要您输入银行卡密码或者短信验证码的不明链接,通通退出。
五是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出售囤有的医用口罩以及防护用品,待客户付款后就将客户拉黑。 针对这种情况,疫情当下,口罩等防护用品紧缺,是属于政府严格管控,广大群众通过网络渠道购买时务必提高警惕,加强甄别,尽量通过正规途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