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府开展金融服务支持公司复工复产“春风行动”以来,工行青岛市分行积极响应抓落实,围绕“升、降、快、缓”四个字出硬招,打出金融“组合拳”,为“春风”增加工行温度。
“升”,提升服务温度。疫情当前,工行青岛市分行主动摸排辖内公司应急生产资金需求,通过发动客户经理电话访问、上门对接等方式,为受疫情影响公司复工复产注入金融“活水”。近日,该行发出致小微公司(个体)经营者的一封信,信函发出后,接到电话访问客户超过5000家,对接疫情相关客户900余家,已为其中50余家提供了贷款支持。提升授信额度。工行青岛市分行对急需资金复工复产、符合授信条件的公司做到足额授信,对符合放款条件的客户能贷则贷,目前已累计向115户实体公司发放贷款约10亿元。提升信用贷款额度。对担保能力不足的小微客户,工行青岛市分行采取主动提升信用贷款额度方式尽量满足公司需求,支持其抓住复工复产的时机。目前该行行已将防疫重点名单内小微客户信用贷款额度由200万元提到最高1000万元,一般小微客户抵押贷款额度由5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已累计为346户小微公司(主)发放普惠贷款4.41亿元,信用贷款占比超60%。
“降”,在已经较低的贷款利率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通过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切实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目前,工行青岛市分行全部贷款利率降幅超0.6个百分点,全国防疫重点名单内公司贷款利率在市场较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惠,小微公司的“别抵快贷”利率水平降低近1个百分点,其他各类产物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减免业务收费。该行对贷款客户办理业务的费用能减则减,该免就免,并推出公司购汇最优汇率措施。近期该行共累计办理客户购汇两亿美元,减少客户财务成本350万元。
“快”,贷款资金到账快。工行青岛市分行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各级机构上下联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等一系列举措,贷款资金发放显着提速。对于小微公司经营快贷白名单及授信额度,可实现24小时内完成审批,目前已发放的14户共计3759万元“医保贷”全部实现1日内到账;对于一般法人公司流动资金贷款,可实现一个工作日完成对接,资料齐备后一个工作日发放到账。如,某包装公司是长江以北第一家智能化瓦楞纸箱生产的小微公司,日常就生产口罩、药品、杀毒用品包装盒及包装箱,为多家医药生产公司配套。疫情发生后,包装盒的订单量远超公司现有生产能力,面临原材料短缺抢手、员工无法复工的困境,急需资金采购物资并召回员工以保障订单生产进度。工行青岛市分行“春风行动小组”在了解到客户的困难后,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处理流程。针对该公司为工行新建立信贷关系客户、贷款业务缺少基础情况、短期内无法提供贷款担保等情况,该行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拟定了“抗疫贷”小微公司信用贷款的融资支持方案,分支行前中后台部门联合行动,实现了当天提报贷款申请,当天即完成贷款审批,客户以信用方式获得“抗疫贷”资金500万元。取得该笔资金后,公司立即安排采购和生产,短期内产能提高30%。办理渠道快。工行青岛市分行充分发挥手机银行全产物、全客户覆盖的优势,整合融资申请入口发放线上融资业务操作指南,实现了小微公司贷款业务申请、调查核实、审批、发放全线上,线上“秒贷”的优势方便了疫情防控期间客户的融资办理。
“缓”,对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贷款延缓到期时间。工行青岛市分行严格落实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的政策要求,对近叁个月有到期贷款的客户逐一对接,摸清复工复产安排和还款能力。对受疫情影响存在还款困难的,由线下办理的业务经办支行做出续贷或分期还款方案。如,某医药科技公司的27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将于2月21日到期,该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主营高端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综合性医药公司,为增加市场供给,该公司不断扩大产能,致使生产资金紧张。经办支行在“春风行动”走访中了解到客户无法按期还款的困难后,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提早组织续贷业务审批,做到了公司到期当天还款、当天完成续贷的无缝衔接。针对小微公司基本为线上融资的情况,则采取线上确认续贷意愿、线上批量调整到期时间的措施。目前已对3月底前到期贷款完成期限调整,4月底前到期贷款完成意愿核实。延缓提交纸质贷款材料。疫情期间为支持复工复产发放的贷款,工行青岛市分行实行不因资料提交影响放款时限的政策,对于客户需要提交的确认书、担保书、确认函等,可先通过录像、影像、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疫情过后再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