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抗肺炎疫情,助农业生产,金融机构在行动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01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237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一场抗击疫情的战役,让社会充分认识到农产物稳产保供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农业在面临多元而复杂风险时的脆弱性。

 

农业生产既关联着千家万户的吃饭问题,也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微公司和普通农户,推动农业农村稳步恢复正常生产刻不容缓。因为疫情的影响,农户农户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资金压力,金融服务恰恰能解燃眉之急,为公司提供“源头活水”。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解囊”,解农户之所急,想农企之所想,发挥专业精神,积极担当作为,提供“源头活水”,助力农企农户渡过难关。

 

中国农业银行:

1月26日,农业银行向湖北省慈善总会首批捐赠3000万元,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在24小时内全面开通湖北疫情爱心捐款绿色通道。

 

为全力满足客户资金调度需要,农业银行强化线上渠道保障。根据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需要,农业银行坚持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关金融服务,加大疫区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疫区农副产物生产和春耕备耕农资供应信贷资金需求。

 

针对湖北省内普惠型小微公司,农业银行专项匹配100亿元信贷规模,同时对其他省份疫情防控相关普惠型小微公司的合理信贷需求足额保障。对疫情防控相关行业贷款,执行最优惠利率。对湖北省内普惠型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公司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

 

5e5b2ca2d5fba.jpeg

 

印发《对于统筹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帮助小微公司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的通知》,出台16项专项措施,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小微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扩大生产能力。优先支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等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相关小微公司复产复工,强化对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领域小微公司的信贷支持。大力支持种子、化肥、饲料等春耕备耕相关领域小微金融支持。

 

积极出台《对于进一步支持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相关政策的通知》,推出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19条专项措施,更好满足生猪生产融资需求,全力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中国建设银行:

 

1月26日,建设银行先期向湖北捐款3000万元,为湖北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含外地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免费提供每人100万元的意外伤害及定期寿险保障。

 

多渠道加大对受疫情冲击的客户特别是中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客群的帮扶力度,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利率优惠、续贷等,帮助其渡过难关。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数字化经营优势,通过线上渠道丰富服务功能,及时响应复工复产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对外科技赋能,推广“公司线上经营工具箱”等,助力客户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快恢复生产经营。

 

依托覆盖全国50多万个乡镇和行政村的“裕农通”服务点,推出线上“业主快贷”等支持春耕备耕,推动生产经营加快恢复,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依托“裕农通”村口银行体系、金融科技平台优势和“金智惠民”服务品牌,建行多渠道植入在线医疗功能,推出“金智惠民—免费线上问诊”, 并通过各营业网点、员工、扶贫干部一起线下发力,助力筑牢立体式乡村疫情防控体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月31日,农发行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累计捐款2000万元,支持湖北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充分体现了农发行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自1月27日向湖北公司发放首笔4000万应急贷款以来,农发行支持公司生产、采购疫情防控物资和粮棉油等防疫物资保障的资金需求,加大粮食等重要农产物购销储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900多亿元,特别是突出加大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审批疫情防控应急贷款超过百亿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400多亿元、同比多放150亿元左右。

 

国家农担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财政部对于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金融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有关部署,充分发挥在全国农担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带领全国农担体系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支农保供工作。

 

目前疫情防控时期,既是保障“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的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于2月4日迅速出台《对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担〔2020〕13号),为全国省级农担公司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管理和应急措施提供指引,指导省级农担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业务流程,采取视频尽职调查、网上办公等方式进行业务调查和评审,做到担保服务不中断,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

 

国家农担公司积极开展再担保业务评审,及时完成政策性业务应担尽担,为省级农担公司分险增信;深入分析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困难,做好风险评估和预警,为各省级农担公司提供风险应对建议,支持全体系提升风险化解能力。

 

中国人保:

 

围绕与百姓密切相关、价格波动大、日常需求旺盛的蔬菜、肉蛋奶、粮食、林果等农产物品种,中国人保从传统灾害类保险、价格/收入类保险、气象指数类保险产物等维度入手,迅速开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专项农险产物,如蔬菜价格/收入保险、鸡蛋价格保险等,支持地方切实加大农险产物有效供给,确保疫情期间及疫情过后农产物的正常生产供应。

 

积极推出远程业务服务,支持农户通过农险移动承保理赔础笔笔或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化工具提交投保、赔付申请,实现农户线上自助投保和理算赔付。

 

太平财险:

 

太平财险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勇担央企责任,以把深化农业保险经营、确保业务高质量发展和疫情防控有效结合,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和“别农保”两个线上服务工具,全力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远程农险应急服务,为特殊时期农产物“稳产、稳价”提供充分的保险保障,全面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险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村人口大国,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是重要一环。

 

疫情的暴发,既彰显了我国涉农金融机构的作为担当,也暴露出农村金融服务的短板和不足。

 

应该说,进一步发展好农村金融,既有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