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余蕊 沈寅飞)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诸多行业产生冲击,同时考验着银行的数字化实战能力。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落实金融科技战略,充分利用新技术,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力平台生态建设,全面出击助力抗击疫情。
&苍产蝉辫;科技助力解决一批金融服务痛点问题
“用好用足线上金融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为全社会疫情防控提供线上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是建行作为大行的责任和担当。”建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的架构支持下,依托全渠道协同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快速联通,一批抗疫金融服务的紧急开发需求得到快速响应、迅速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的许多痛点问题。
例如,建行很快完成了对湖北地区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利率参数下调0.5个百分点的调整;8小时上线现金管理付款产物向捐款账号转账免手续费功能;1天完成建行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积分圆梦”抗击疫情特别行动相关功能;2天实现疫区受捐账户免手续费、贷款延期、信用卡延期还款、所有础罢惭和柜面信用卡取现手续费减免等功能,并推出存折预约取款业务,实现线上审批、线下自助设备取现,帮助持有存折的老年客户无接触便捷取现。这些抗疫金融服务的迅速落地都离不开建行金融科技的支撑。
据悉,建行在疫情期间为个人用户共提供十二大项的线上金融服务,以满足日常金融需求。为公司制定快速审批九大措施,提供包括授信、融资、结算、理财、供应链金融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在内的二十余项功能,共计二百多个服务产物,极大限度地扩容线上金融服务场景。
“罢翱笔+”金融科技战略发力平台生态建设
在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之外,建行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金融科技战略的科技驱动、开放共享优势,建设平台生态并不断创新。2月1日,建融慧学平台紧急上线校园疫情防控功能;2月14日,建行为各级民政部门和城乡社区开发的“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上线;2月28日,建行成功上线“国办防疫健康信息码对接平台”,成为首批成功对接国办防疫健康信息的机构之一……这些数字化举措超出银行传统经营范畴,但为抗击疫情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助力政府方面,建行依托“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近40万个政务事项线上办理;迅速开发上线“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助力构筑“线上+线下”社区疫情防控体系,得到民政部和各地党政部门的积极评价;推出“疫情物资保障管理系统”,驰援湖北和重庆实现防疫物资的统一调拨、“一盘棋”管理;研发“慈善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和基金会等机构高效管理募捐物资……
在助力民生方面,建行依托60多万个“裕农通”服务点,为村民就地提供存取汇缴等服务,并助力农村防疫科普宣传;携手微医、叮当快药、好大夫等专业平台,开通线上渠道“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其中在线问诊平台已累计服务586.7万人次;建行在“善融商务”平台上,推出“线上菜篮子”便民服务,目前已有超过1.1万家商户商城入驻,访问量达122万人次。
内部管理和业务服务流程方面,建行通过远程办公支持技术,开通信贷审批及管理、托管核算对账、居家客服、数据管理等业务的远程处理,在做好员工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全行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建行开通客户经理云工作室,客户通过微信即可在云工作室看资讯、聊理财、了解精选产物和金融活动,云工作室还可在线指导业务办理。
“建融智合”“云义贷”等助力公司复工复产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在金融科技的支撑下,建行出台了大量助力公司复工复产的举措。
例如,建行紧急上线“公司线上经营管理工具箱”,帮助公司复工复产。再如,集成“建门户、找客户、管经营、发薪酬、云客服、快融资、管园区”七类线上服务的“建融智合公司智能撮合平台”,协同公司网银、手机银行等互联网渠道,助力公司迅速恢复生产。
此外,建行推出“云义贷”,服务医疗等疫情防控全产业链公司,以及受疫情影响的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客户群。“云义贷”仅上线1天时间,授信金额便超12亿元,惠及1100余客户,投放金额达3.68亿元。此外,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建行的普惠金融业务也提供了线上快贷、续贷功能,并实现特定优惠利率,为小微公司克服困难提供金融支持。
“经过这次疫情,建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和金融科技实力得到了考验和验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亦是对银行数字化能力和社会责任提出的新要求。”建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建行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广智慧政务服务,将依托智慧政务系统、“裕农通”等帮助政府加快城镇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接下来将在全力支持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以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物资保障等为切入点,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为提升社会、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建行的金融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