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战疫情稳经济:防疫资金快速落地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22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 浏览:228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浙江鱼山岛上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现场,林立着巨型石化生产设施、塔吊和密密麻麻的活动板房,上万名工人正在紧张作业,一期项目已开始满负荷生产,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作为浙江省有史以来单体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浙石化项目)的复工复产情况牵动人心。《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浙石化人员流动和交通运输严重受限,产物出厂困难,同时成品油、石化产物等需求萎缩,销售压力骤增。另一方面,突发疫情也导致施工材料供应困难,卫生防疫管理费用增加,影响了项目整体运营和施工进度。国开行浙江分行迅速响应项目需求,于2月19日向该项目提供专项贷款1.5亿美元和5亿元人民币,为这一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推动公司复工复产,相关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提高公司贷款审批效率、“减费让利”降低融资成本、创新融资产物满足更多需求……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涌向需要支持的公司。

 

  跑出抗疫“加速度”

 

  专项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后,包括国开行、工行、农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将精准快速落地该项政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分夺秒、精准发力,全力保障专项再贷款资金快速直达防疫一线。

 

  在得知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为应对疫情防控采购量剧增,以致采购资金压力显着增大后,农行湖南分行第一时间与公司对接,运用专项再贷款为该公司发放疫情防控专项贷款1亿元,贷款期限1年,执行优惠利率。从资料收集到发放全流程,该笔贷款用时不到5小时,为公司及时采购医疗防疫物资提供了资金保障。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在国家和省级疫情防控重点公司名单下发后,各银行主动对接名单内公司,建立“一对一”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通过采取单列信贷计划、安排专职客户经理、提供个性化金融产物、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施信用放款等方式,尽快满足公司融资需求。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各家银行在非常时期创出了非常效率。如农行在名单库重点公司已过万户的情况下,让近20000名对公客户经理齐上阵,实现了与重点公司100%对接,为用足专项再贷款资金做好准备;交行成立总行、分行、支行叁级“疫情专项贷款”行动小组,积极为客户的防疫资金需求提供专项资金、专属优惠、专人对接、专属服务的“四专”定向支持。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作为。专项再贷款是实现保供稳价的重要宏观政策,也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金融政策。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我们必须让这笔‘救命钱’一落地就以‘战时’速度精准惠及相关公司。”国开行评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3月13日,全国已经发放专项再贷款1840亿元,9家全国性银行和10个省份的地方法人银行向4708家重点公司发放优惠贷款1821亿元,有力支持了复工复产。

 

  “落实落细”好政策

 

  专项再贷款是特殊时期的一项特殊政策,要取得实效,必须特事特办、精细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更为复杂,做实做细公司金融服务尤为重要。针对非常时期公司“金额大、用款急”的需求,多家银行对名单内公司加快摸底、主动服务,及时对接公司资金需求,出台了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优化信贷政策等一揽子措施。

 

  广东一方生产的“肺炎1号方”能够明显改善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从应急立项到启动量产,“肺炎1号方”闯关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肺炎1号方”顺利投产,与国开行简化流程、全方位满足防疫应急融资实际需求的制度密不可分。为了确保每一笔应急融资在短时间内落地见效,国开行加强总分行联动,抽调精干力量连续奋战,优先保障防疫相关应急融资业务高速运转。

 

  农行由行领导挂帅,总行公司业务部牵头,各对公客户部门各司其职,组织各级行前台部门对纳入名单制管理的重点保障公司,逐户开展营销对接,“一户一策”制定信贷方案。各分行成立了省市县叁级行联动、多部门协作的营销服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平行作业,加快审批和放款,确保重点保障公司复工复产资金充足。

 

  为确保“应贷尽贷、应贷快贷”,许多银行由“一把手”亲自挂帅,调动全行资源,主动、快速、精准对接名单内公司,拉网式摸排公司融资需求。对于有特殊情况而面临融资困难的公司, 银行采用增加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展期或延期等多种金融服务方式,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打出政策“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正常生活和生产节奏。特别是广大中小公司在人员不能完全到岗、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难以恢复、市场打开困难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压力,迫切需要金融政策综合发力,在信贷“扩总量”的同时提供精准支持,为公司复工复产提供金融动能。

 

  针对不少公司在疫情之下流动资金紧张的现状,国开行设立复工复产专项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公司和项目复工复产。截至3月10日,该专项贷款实现本外币发放近1500亿元。

 

  浪潮集团位于济南的高端装备智能工厂是中国第一个服务器智能柔性生产基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智能工厂“一夜之间”紧急复工,生产供国家调度用于防疫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物。国开行山东分行了解到浪潮集团存在向境外采购原材料的用款需求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48小时内完成专项贷款承诺,72小时内实现1亿美元全额发放并支付到位,为疫情防控大数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高效落地专项再贷款政策的基础上,中行发挥多元化优势,从投、贷、债、股、险等多维度,通过集团内综合经营公司为防疫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3月8日,中行已累计为15家公司发行疫情防控专项短融、中票及公司债,金额合计近150亿元。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下一步,银行业将继续主动围绕解决公司用工、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综合施策,打通融资“堵点”,补上资金“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