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农行‘惠农别贷’给我帮了大忙,这个产物通过手机就能申请,而且利率低、到账快。我准备用这10万元贷款买50头猪仔,今年肯定能赚钱!”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村民李永志对农行产物赞不绝口。面对扶贫开发的复杂性、艰巨性,如何通过科技和数字手段创新扶贫模式,已成为当今金融扶贫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李永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农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支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他通过“惠农别贷”持续购进猪苗、饲料等,不仅脱了贫,还扩大了经营范围,家庭收入逐年增高。近年来,针对农牧区意识落后、资金缺乏、渠道单一等问题,农业银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以“惠农别贷”为抓手,充分利用产物线上操作、利率优惠、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成功打出了数字化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组合拳”,让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数字化帮扶衍生出的发展红利。
同时,该行积极响应总行依托“惠农别贷”推进县域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的安排部署,以省内产业集群、示范村和龙头产业链为主打模式,创新推出了“惠社别贷”、“惠农虫草贷”和“拉面产业扶贫贷”等3款金融产物,着力打造符合青海实际的“惠农别贷”线上融资体系。他们还加强与青海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的合作,围绕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主体,适当降低贷款准入条件,并对具备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效应的公司(合作社)执行贷款基准利率、担保费减半等优惠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2018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惠农别贷”3.14万笔,金额31.47亿元,余额达21.48亿元。
下一篇:农业银行加速零售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