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总行党委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了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作用。
畅通叁大“通道”,扛起疫情防控责任担当。疫情面前,分行党委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全面应急管理,先后召开28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印发防疫制度20余项,细化26条具体要求,逐级压实联防联控工作责任,优先保护客户、员工生命安全,力促经营高效运转。在2019年实现营业网点党员、网点负责人党员、分行部室负责人党员、网点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四个百分百”覆盖的基础上,在抗击疫情一线,发挥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带头攻坚克难,争当先锋表率,让党旗在青海大地抗役一线高高飘扬。一是打通支付结算绿色通道。及时对接政府、财政、社保、卫健、民政、医院及公安、部队等防疫部门特殊时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春节期间,全行各级负责人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岗位,靠前指挥,沉着应对。迅速成立信贷支持、支付结算、业务运营及服务保障、线上业务推动、技术支持保障、宣传及舆情管理、纪检监察及内控案防、人员组织管理、后勤保障等九个专业应急小组,落实应急管理金融服务要求。二是开通捐款绿色通道。仅用半天时间为省红十字会成功上线工银别缴费捐款渠道,开通省、市、县、区工银别缴费捐款项目9个。所有捐款一律免除手续费。全国首家为省卫健委免费上线了“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并快速推广至15家疫情防控单位,有效解决了抗疫物资调拨管理方面的应急需求。全体员工守望相助,向湖北省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捐款44万余元;针对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的重大责任和紧迫需求,通过省红十字会向教育系统定向捐款30万元;向武汉疫区捐赠口罩5000个;向青海省驰援武汉的两批共239名医护人员免费提供百万额人身保险;省内首家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的1114名医护人员赠送新冠肺炎专属保险。发挥各营业网点“工行驿站”作用,为到店客户、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交警免费发放口罩,提供消毒服务。向定点扶贫村捐赠防疫物资7000余元,与村民“疫”路同行,共克时艰。叁是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统筹安排网点轮休、营业时间和人员安排,保证主要区域、主要街道的营业网点持续营业。作出“四大承诺”,即,保证社会公众捐款畅通无阻、及时到账;保证疫情防控相关业务随申随办;保证防控应急物资采购现金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现金随时支取;保证客户使用杀菌消毒的“放心钱”,稳定社会预期,保障金融稳定运行。根据疫情分区分级防控要求,做好网点复工复产,所有网点2月底实现对外服务。搭建“线上金融服务统一接入平台”,方便客户在线办理业务。创新推出“税务贷、抗疫贷、医保贷”等线上信贷产物,开通公司线上预约开户,确保特殊时期金融服务水平不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建立“叁项机制”,主动对接客户融资需求。针对疫情期间公司金融需求“特急难大”的特点,分行党委研究建立“叁项机制”,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是建立24小时在线沟通机制。通过客户“电话直联”和“一对一紧密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对达到信贷投放条件的公司,在2天内提供资金支持。先后制定了“助企抗疫八项措施”和“大力支持公司复工复产八项措施”,把国务院国资委名单内在青的央企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省发改委、工信厅复工复产名单内公司全部纳入对接范围,确立了首批120户重点公司支持名单,对接率100%。二是建立助企客户经理帮扶机制,一企一策,驻企帮扶。在同业率先投放全省首笔抗疫专项再贷款,是省内唯一一家对全省疫情防控生产型公司支持全覆盖的银行。叁是实行“大客户直营和小微公司下沉”分层服务机制。分级、分区、分类对防疫重点保障公司进行逐户摸排、分类施策、精准支持。前五个月调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项目授信12亿元,新增融资16亿元。通过减费让利,为省内交通、能源客户给予利率优惠,预计让利额度超过5000万元。
实施“叁大行动”,支持公司复工复产。分行党委坚决落实“金融30条”措施,切实担负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一是“春润行动”促“六稳”。全力支持国企改革,2019年累计投放公司贷款290亿元,支持国企临时纾困和转型升级,确保大型国企、重大项目发挥出稳增长、稳就业的拉动作用。突出发挥债委会主席行作用,牵头推动重点公司债务重组,共引进债转股等直接融资资金102亿元。参与青海省交通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协助青投集团完成了境外债收购业务。今年前4个月,累计投放贷款160亿元,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全力打通货币信贷流入小微公司的末梢“经脉”,2019年普惠贷款同比增幅达57%,新增贷款全部执行基准利率,节约公司融资成本738万元。面对疫情迭加,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公司上”的指示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公司贷款,做到随审随批、应贷尽贷,单户贷款信用风险敞口调高至1000万元。今年以来,累计为18户公司发放抗疫贷款8000余万元。全力提高民营公司融资效率,组建民营公司服务团队,通过放宽信贷政策,提高授信额度,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等多管齐下,培育新能源、医药、食品加工、商贸流通等行业骨干民企,2019年以来累计投放民营公司贷款20余亿元。全力支持公司共度难关,帮助公司纾困解难,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受困的公司,承诺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调整结息方式、再融资、展期等方式帮助公司度过难关。今年以来,调整公司还款计划2.25亿元、续贷5.84亿元。二是“春融行动”稳外贸。为外贸、外资公司升级专属金融服务,定向解决疫情期间公司在跨境经营中的金融服务需求。成功办理福费廷业务4.5亿元,让公司提前回笼货款,缓解资金压力。叁是“春暖行动”助扶贫。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走出了“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园区+商业圈+贫困户”“军银扶贫+”的新路子。关注省内拉面经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富民产业,开展专属活动,促进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扶贫攻坚融合发展。实施贫困大学生定向招聘计划,拓宽贫困家庭就业渠道。
推进“三大项目”,助力“六保”政策落地。深度融入“一优两高”战略,立足省委省政府“大美青海”发展规划,2019年分行党委正式启动“大美青海”金融战略,将其丰富拓展为“旅游青海、健康青海、知识青海”三个子战略,并分步实施且均已落地,多元化支持市场主体,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做到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一是助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围绕政府、景区、游客三个层级,量身定制《旅游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与4家旅游主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所有5A级景区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累计向旅游产业投放公司贷款3.12亿元;投入高速公路收费改革资金5000余万元。成功举办“大美青海”发布会,发行“大美青海”主题信用卡和专属贵金属产物,推出全省首款具有“青海元素”的金融产物品牌,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推进青海旅游走出国门。以建设智慧景区、e支付惠民示范街、开辟电商平台青海特色扶贫馆、开展“爱购青海”活动等,带动地区消费上亿元。二是助力健康青海行动。对接青海“三医联动”改革和“健康青海2030”行动,制定《医疗健康产业金融服务方案》《健康青海银医项目信贷融资指导意见》,对医药、医疗、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专项资金支持。投产了面向全省的融e联电子社保卡签发项目,在西宁、海东、海西6家医院开展智慧医院服务,改善民生服务。三是助力教育强基工程。启动“大美青海—知识青海”金融服务战略,精准对接教育产业主体“金融+非金融”需求,量身制定《教育领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智慧校园”“赛博云”等信息平台为依托,发挥“科技+金融”优势,积极参与对口援青专项金融服务,促进东西部人才交流,助推全省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