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邮储银行:加速新零售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出新招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7-13 作者: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216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金融科技、数字化正成为经济金融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着商业银行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管理模式加速转型升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零售客户对线上化模式接受度与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优化线上渠道,加快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进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客户提供全渠道的零售服务体验。

 

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推动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快地提升竞争力?

 

作为拥有近4万个网点、超6亿个人客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在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推动差异化零售银行战略定位有效落地。邮储银行推出的“邮储食堂”正是邮储银行通过科技赋能,加速新零售转型、赋能实体经济的具体实践。

 

定义普惠金融新内涵

 

“邮储食堂”是邮储银行面向该行个人客户提供的会员增值服务平台。制造商可直接在平台上实现销售,产物从出厂直接供应到消费者手中,免去了批发商、经销商、分销商等环节,构建起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直达的桥梁,重塑了商品和服务供应链。“邮储食堂”一方面为公司提供了销售服务平台,提供渠道解决公司的销售诉求,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平台,从源头上满足个人客户的消费需求。

 

目前,“邮储食堂”共有叁个主要功能分区:自提专区,客户线上下单,到网点提货,主要分布于长叁角区域;寄递专区,20万种商品,全国用户可线上下单,物流寄递到家;鲍品专区,“邮储食堂”优选厂商推出的优选商品。

 

邮储银行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界限,搭建支持实体、普惠民生的会员增值服务平台,助力改善客户结构、增强客户粘性、实现为网点引流和赋能。随着用户规模快速发展,“邮储食堂”在获客、活客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邮储银行2019年年报指出,“一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进一步拓宽我行获客渠道。二是丰富手机银行服务场景,有效提升手机银行客户活跃度。”

 

“邮储食堂”吸引存量用户及增量用户到网点参与更多互动,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自2019年8月22日全国上线至今年5月末,9个月时间,“邮储食堂”平台新增颁端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一个平台既服务了小微公司,又让老百姓获得了实惠,“普惠金融”被定义了新的内涵。

 

“邮储食堂”对于客户的吸引力主要源于外部发展环境、客户需求变化以及邮储银行自身资源禀赋。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网点,覆盖全国99%的县市,服务个人客户超6亿户,可以接触到广泛的商户、农户以及颁端个人消费者。同时,依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叁流合一”,邮储银行在链接公司和市场方面具备显着优势。

 

创新银企合作模式

 

近日,邮储银行来到苏州莱克电气走访调研公司客户,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据悉,莱克电气是邮储银行会员增值服务平台“邮储食堂”“鲍”品专区的供应商,目前莱克电气已在“邮储食堂”上架商品25种(含分期),实现销售近200万元。

 

正如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受疫情冲击,公司特别是中小微公司困难凸显,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公司特别是中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此前银行服务公司的模式,主要体现在融资层面。“邮储食堂”会员增值服务平台的出现,使得金融服务向多元化迈进,银行既能为公司提供金融服务,也可以提供非金融购销权益。苏州莱克电气正是邮储银行通过“邮储食堂”助力公司拓展销售渠道的一个实例。

 

日前,邮储银行启动了基于“邮储食堂”的“鲍小店”和“鲍农场”计划,依托邮储银行网点帮助全国范围内的小微公司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服务力度。

 

构建线上线下矩阵助力实体经济

 

“邮储食堂”正在着手筹备一系列合作计划。如“鲍选官”计划,邀请个人担任“邮储食堂”“鲍选官”,在充分把关商品质量的基础上,将合适的产物推介给合适的消费者,助推消费经济;“鲍千店”计划,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商家、店主成为“邮储食堂”的线下合作推荐店,为到店客户推荐“邮储食堂”平台优选商品,助力小店经济发展;“鲍商城”计划,则是面向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开辟专属商城,提供一站式优购通道。

 

“鲍商城”、“鲍千店”、“鲍选官”,从公司,到商户、再到个人,“邮储食堂”正着力构建产物从公司到市场的网络矩阵,多措并举地帮助小微公司实现更快、更持续的销售。

 

只有构建更生动的业务场景,银行才有更多机遇,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上市银行更重视整合内外部资源,围绕客户的触点与场景,打造生态圈,提升拓客与粘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