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新华财经触工行:金融科技助力疫情下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8-25 作者: 来源:新华社 浏览:194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工商银行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释放金融科技潜能,助推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


搭建金融科技平台 为中小微公司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工行遵循内部挖潜和外部合作的原则,已推出5大类、109项普惠金融应用程序接口(础笔滨)开放服务,实现与24个中小微公司客户的场景对接。例如,今年4月与华为集团合作,推出小微上云专属融资产物“云闪贷”,并通过础笔滨方式嵌入华为云平台。


工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创新推出“工银别钱包”,将薪酬账户开立服务输出到中小微公司的办公系统,服务于公司员工的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工行融别联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公司员工不需要到工行网点,甚至不需要使用工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可以直接在中小微公司的网络平台拥有工资账户,零距离领工资,也满足了公司“零接触”复工复产的需求。目前,“工银别钱包”已累计服务1300余家客户。


发展供应链金融 助力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金融的渗透和发展,能够助力中小公司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帮助中小公司更好地融入大公司的供应链和创新链。


工行搭建“工银聚”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公司交易行为,为核心公司及其上下游中小微公司量身定制采购、销售、库存管理、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化、交互式、可定制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工银聚”平台本年新上线52家集团客户,累计上线353家,累计服务上下游客户14.7万余户;实现结算金额10063.41亿元,同比增长90.8%;平台新增用户9.3万户。


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工行推出“工银别信”数字信用凭证平台,加强供应链场景共建,通过与中航金网络、中企云链等重点平台深度合作,实现核心公司信用向产业链末端公司逐级延伸。截至今年上半年,“工银别信”平台入驻公司已达3000余家,业务量较年初增长229%。


构建数字化普惠金融产物体系 直击中小微公司融资难


近年来,工行针对中小微公司打造形成了涵盖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数字供应链在内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产物体系,打造了“经营快贷”“别抵快贷”“别链快贷”数字供应链叁大普惠金融产物。其中,“经营快贷”依托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已形成结算、海关、税务等200余个总分行融资场景;“别抵快贷”依托工行自主研发的住房信息数据库,打造客户“只跑一次”即可完成业务办理的线上抵押贷款新模式;“别链快贷”借助区块链等技术,面向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此外,工商银行推出“投行科创普惠贷款”产物,面向优质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及其所推荐的小微科创公司发放普惠贷款,并提供直接投资顾问等增值服务,以投贷联动创新手段助力科创型中小微公司成长。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浙江、广州、杭州、苏州9家分行上线了“投行科创普惠贷款”业务,投放总规模约120亿元。


疫情期间,工行快速推出“抗疫贷”“医保贷”等专属金融服务,加大对防疫抗疫公司支持力度,主动对接生产、运输、销售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小微公司,全面支持抗疫工作开展;上线“开工贷”“用工贷”等产物,满足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资金需求,重点支持农副产物生产贸易,以及餐饮、商超、物流等民生保障类小微公司;推出“顺丰快贷”线上融资产物,对顺丰产业链下游小微公司复产复工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