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认真落实“六稳”“六保”要求,通过开展“春融行动”,围绕重点外贸外资公司及其上下游公司的各项金融需求,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助力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截至9月末,工行向重点外贸外资公司累计发放本外币融资超4700亿元,有力支持了外贸外资公司稳生产稳市场。
据介绍,面对新冠疫情蔓延造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转不畅的不利影响,工行通过与商务部签署《“稳外贸、稳外资”合作备忘录》,为公司提供一揽子综合化解决方案,共同促进外贸、外资及产业链稳定。4月16日,工行正式启动“春融行动”,通过设置专项融资规模,提供优惠利率及费率减免支持,满足公司从进出口贸易签约到产销全流程、各环节的跨境结算、融资需求。对于公司日常经营需求,工行重点配套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以及出口发票融资、出口订单融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国际保理、工银速汇等国际贸易融资及国际结算拳头产物,对重点外贸外资公司、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公司提供专项帮扶。
同时,工行还结合各地商贸环境,创新业务模式,主动配合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设计推广属地化产物,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在浙江,工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开办了浙江省首笔特色融资产物“杭信贷”,通过引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担保机构,为外贸公司提供纯信用、免抵押的贸易融资服务。在江苏,工行联合当地商务厅、财政厅全面推广支持中小外贸公司的融资产物“苏贸贷”,依托政府部门设立的融资风险专项资金,通过增信、信用保险、风险补偿等手段帮助中小微外贸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在上海,工行联合当地商务委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信保+银行+担保”的“保易融”特色产物,为中小外贸公司提供专属的线上融资和结算产物,并给予相应的利率和费率优惠减免,满足公司跨境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