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市二仙桥酒店用品市场内人声鼎沸,生意红火。老板余女士忙个不停,心情十分畅快。“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了,订单也在不断增加,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余女士撑起底气和信心的,是一笔“雪中送炭”的金融支持。渤海银行成都分行通过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余女士的酒店用品商户提供了395万元的信贷支持,帮助其渡过流动资金短缺的难关。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实体经济、公司经营和个人生活等各方面都是一次大考。我国个体工商户达8000多万,解决了超2亿人的就业问题。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不少个体工商户出现了流动资金紧张等困难。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秉承“客户为先 开放创新 协作有为 人本关爱”的理念,渤海银行成都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按照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把稳公司保就业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中。2020年1-9 月,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向各类公司发放贷款近百亿元,为上百家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通过核心公司向其上下游约50余户小微民营公司提供近300笔授信支持,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
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破解“燃眉之急”
突发的疫情给餐饮、旅游、酒店等高度依赖客流量的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些行业的中小微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受疫情影响无法营业,没有利润,再加上房租,员工工资等经营成本压力,让多少个中小公司的老板们陷入焦虑,彻夜难眠。
在中小公司上演“生死时速”的危难之际,渤海银行成都分行第一时间推出多项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坚决落实“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的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借新还旧等方式,实现应贷尽贷、能续快续,缓解公司资金链压力,有效帮助中小微公司纾困解困。
——开设绿色通道实施“六保”贷款快速办结。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设立申贷、调查、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分级授权机制,优化审批链条,有效缩短中小微公司的贷款审批流程。此外,按照合法合规、分类对待、标准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精简信贷资料,满足客户金融服务便利化需求,着力解决“贷款慢”问题,提升“六稳”“六保”金融支持效率。
——延期还本付息,携手中小公司共克时艰。疫情发生以来,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加快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投放进度,重点支持中小微公司,以及脱贫攻坚、医疗卫生、外贸、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同时向防疫抗疫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方案,为打赢抗疫攻坚战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帮助中小公司在困难时期维持生产、渡过难关。截至2020年9月末,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共计向5家公司发放了1.3亿元防疫抗疫相关贷款,同时给予公司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其中,制造业公司2家、贷款金额6000万元,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3家、贷款金额7000万元;共计向包括住宿餐饮公司等在内的3家中小公司办理了贷款延期还本,金额约6000万元;共计向2家中小公司办理了贷款延期付息,对应贷款本金9000余万元,涉及利息金额约300万元。
——科技赋能实现零接触新型服务模式。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加快了金融科技转型力度,持续推动电子化授信用信,构建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合理运用“小微公司房抵快贷”、“小微公司政采贷”以及“渤海银行渤业贷”等特色小微信贷产物,提高便捷、高效、低用款成本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优势,帮助公司发展。在防疫期间,为满足小微民营公司“无接触式”的融资服务需求,渤海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科技敏捷小组加快工作进度,快速实现分行小微公司线上金融服务平台的顺利投产,为防疫期间有融资需求的小微民营公司提供了新型的线上服务模式。
联动融合 链式服务小微需求
渤海银行成都分行持续强化产业相关的上下游公司信贷支持,重点满足全产业链上民营及小微公司的合理信贷需求,助力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运用供应链核心价值,将金融服务向核心公司上下游延伸,积极打造了包括行业链、公司链、产物链的“链式服务”模式,为处于链上节点的上下游小微民营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促进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该行加强了与省级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联合为央企一二级子公司、优质地方国企以优质产业类国有控股公司为主的核心公司所对应的小微民营公司提供专项融资产物。截至2020年9月末,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已通过核心公司,向其上下游约50余户小微民营公司提供近300笔授信支持,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
同时,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还积极对接地方职能部门参加服务小微公司的公益活动。今年3月在青羊区文创中心举办的“小微公司线上直播产融对接会”中,该行产物经理通过在线直播向平台的小微公司介绍银行特色产物、普及金融政策、在线解答公司的融资疑问并向公司提供专业的融资方案,为近百余户小微公司提供了全面的资讯服务;5月在疫情形势向好后,渤海银行成都分行与成都市锦江区金融服务局联合开展“成都市锦江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对接会”,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为到场的小微民营公司提供了金融服务,进一步打破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