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成都银行作为本土法人金融机构迅速行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制定出支持疫情防控及金融服务保障12条举措,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拼出“成都速度”。
1月28日,为全力帮助疫区群众共渡难关,践行社会责任,成都银行第一时间通过武汉市慈善总会向武汉市捐赠1000万元,用于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等工作。
疫情如火,为了保障医药、医疗器械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成都银行开启金融“绿色通道”,1月29日至2月3日,短短6天,成都银行向9户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公司合计提供信贷支持8080万元,其中,最快仅3小时就发放到账,有力支持防疫物资的生产,成都银行在关键时刻,以专业、精准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彰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为疫情竖起金融后盾&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绿色通道”破解燃眉之急
1月30日中午,一份来自武汉火神山医院批量医用空气消毒设备的订单,让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霞深感责任重大。就在为资金发愁时,老肯医疗财务总监张德连想起了两天前成都银行曾经打来电话询问公司资金需求,他试着回拨过去。
没想到的是,一个小时后,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及信贷团队就来了。经过尽职调查和充分讨论,决定发起快速审批流程,开启绿色通道,以信用贷款方式给予老肯医疗500万元贷款。
1月31日下午2:31,首笔信用贷款200万元已顺利发放至老肯医疗账户,从提出申请到款项到账,不到24小时。2月1日晚,400台空气消毒机将专车发往武汉火神山医院的紧急医疗设备。
这一波快速贷款的背后,是成都银行为疫情防控物资公司特别建立的信贷“绿色通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一时间告急。不少公司纷纷自发提前复工,争取早日恢复正常产能,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但不少公司的流动资金出现一定困难。
成都银行主动加强与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制造、卫生防疫产物等生产公司融资需求对接,制定以信用贷款为主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按照特事特办和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安排专项信贷额度,给予特别利率优惠,为疫情防控公司提供优质高效、利率优惠的金融服务。此外针对境外采购医疗防护用品用于政府救灾项目的相关业务,开启抗击疫情跨境汇款绿色通道,汇兑价格采用购汇成本价,最大程度节约公司购汇成本。
这些专门设置的“绿色通道”,充分确保疫情防护物资生产的金融“生命线”。
温度与担当&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利息下调 速度更快
值得一体的是,在为防疫产物生产公司提供资金保障的爱心接力过程中,成都银行不仅拼出“成都速度”,更大幅下调贷款利率,成都银行用金融速度与温度践行坚守生命线的郑重承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一时间告急。
作为医用口罩、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公司,1月29日,成都鑫昇利无纺布有限公司急需200万元信用贷款,经成都银行加急审批,不到7小时贷款就发放到账。
1月30日,成都银行向成都市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发放500万元纯信用贷款。该公司已累计为武汉市提供5000余套医用床上用品及病员服装。在成都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将尽快完成4万余套防疫物资的生产,及时运抵武汉疫区,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1月30日,成都银行了解到口罩滤材生产公司,四川索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信贷资金需求后,上门了解情况后向公司授信180万元,首笔贷款于次日便即到账。
1月31日,成都银行开辟贷款审批绿色通道,24小时内向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防疫应急贷款4800万元,专项用于成都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救助、物资设备采购等。
2月1日,成都银行向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放纯信用应急贷款1000万元,专项用于该公司采购原材料以生产医用口罩。
2月2日,成都银行为口罩生产公司艾医生医疗发放400万元信用贷款,仅用3小时完成,再次创造了新的成都银行速度。同日为手持测温仪生产厂商,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信用贷款200万元。
据记者统计,短短6天,成都银行向9户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公司合计提供信贷支持8080万元,最快仅3小时就发放到账,多笔贷款享受到低至4.15%的优惠利率政策,充分体现本土法人金融机构的温度与担当。
减费让利 提升额度 引导市民线上金融
作为始终践行“亲民便民惠民”理念的市民银行,成都银行在持续畅通各营业网点,做好清洁、消毒的同时,通过减费让利和提升网络转账额度及效率,有意识地引导客户使用线上金融服务,打造防护疫情的物理“隔离网”,真正为老百姓负责,为防控疫情做到应尽的责任。
据了解,为确保抗疫资金及时到位成为重要任务,成都银行全行上下齐心协力,相关部门整装待命,持续畅通各营业网点资金划转业务办理渠道,在春节假期,成都银行精选全行业务技能出色、服务意识突出的员工,提升疫情期间客户业务办理效率,最大化减少客户扎堆办理业务现象;合理安排对公柜面人员,确保春节期间各财政预算单位及时办理紧急支付,保证相关款项及时到位,积极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网点在确保日常运营正常开展的同时,加强网点卫生消毒工作。同时做好库存现金管理,满足客户大额现金取款预约需求,保障疫情期间客户现金支取顺畅。
近年来,成都银行积极跟进金融科技发展步伐,以“数字渠道、数字能力、数字业务”为重点,不断完善由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转账电话组成的电子渠道服务体系,方便市民办理业务。
为引导消费者更多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成都银行一方面加强减费让利,着力降低客户使用网络金融成本。持续推行个人免开户费、免跨行取款手续费;免网银(个人和对公)和手机银行认证工具工本费,针对对公网银跨行转账实行标准收费5折优惠,行内转账手续费全免政策;另一方面,成都银行提升转账限额,提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个人消费者小额转账额度至人行规定的最高限额。此外,强化线上金融服务7×24小时在线响应,提升网上金融服务效率,全面引导消费者更多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各种电子渠道办理业务,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更好金融服务,真正为防控疫情物理“隔离网”贡献力量。
服务实体 勇担社会责任 履行“叁不”承诺
作为本土法人机构,成都银行一直不忘初心,坚守本位,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是与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不仅仅是中大型门店,餐饮小店、商超小店也受到巨大冲击。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成都银行切实履行地方银行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继续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公司,履行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的“叁不”承诺,支持公司风雨同舟,最大化帮助公司复苏,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勇于责任担当。
对于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成都银行表示针对其中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公司,绝不抽贷、断贷、压贷,并酌情降低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延长贷款期限。
对于短期无收入来源(如农民工等)的客户群体,降低个人房贷、消费类贷款的还款政策要求,因疫情防控造成的未及时还款等情况的,成都银行对其合理延迟还款期限,不影响个人征信。
为全力帮助疫区群众共渡难关,成都银行除了向武汉市捐款1000万元,用于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等工作。还积极与中国银联合作,通过该行公众号向市民发起倡议,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在线方式向武汉红十字会开展救灾募捐。
同时,对于即将赴疫区和已经在疫区的公务人员提供应急金融服务,成都银行提高了公务信用卡额度,及时满足参与疫区防控公务人员的金融需求。成都银行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做到践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援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