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上海银行采用第三方平台数据作为公司增信指标 优刻得“云量贷”助中小公司获贷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24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399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公司西井科技成功获得了上海银行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为复工复产后做大做强及时补充了“弹药”。有意思的是,这笔贷款的背后不只是银行,还有另一家公司的助力。

 

作为上海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的平台上聚集了不少中小公司客户。优刻得创始人兼颁贰翱季昕华在与客户沟通中发现,受疫情影响,这些公司普遍面临着现金流紧张问题。但中小公司往往因为融资门槛高、审核时间长、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只能望贷兴叹。

 

很快,季昕华发现了破题的机会。借助上海银行推出“沪28条”相应落地举措、设立先期3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的契机,优刻得第一时间与上海银行取得了联系,在上海市金融局的协调沟通下,双方针对中小公司实际困难,通力合作,探索出了一款“云量贷”产物。

 

具体而言,公司在优刻得平台上的云流量使用情况,可以作为银行授信的一项参考指标。公司云流量使用是否稳定,能否持续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小公司的发展态势。对于发展态势良好且有贷款需求的公司来说,通过“云量贷”产物可以帮助公司免除自主申请环节,并为其授信评估增加了第叁方的数据增信支持。对于合作银行来说,优刻得经公司授权上报给银行的云平台流量使用指标、公司合作信用等数据,丰富了银行获取公司信息的渠道,也降低了银行过往审核过程中的评估成本。

 

“我们实际上非常愿意为优质、有潜力的中小公司客户提供贷款支持,帮助公司复工复产。”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在甄别公司资质和风险上,银行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看不清”的中小公司对银行而言就意味着风险。现在通过类似优刻得这样平台的大数据对接和分析,银行可以获取更加全面、更多维度的数据信息,从而更精准地为中小公司进行画像,提高放贷的几率和效率。

 

实际上,利用数据为中小公司融资助力,上海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去年底上线的上海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融合“一网通办”,向银行开放相关公共数据,支持银行运用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大对中小微公司的信贷投放。目前,这一应用已汇集了上海市8家部门300多项数据。相关银行已通过应用为600多家中小微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数据调用逾2万次,支持了总额4.3亿元的中小微公司贷款。

 

这样的助力还将继续。季昕华透露,目前优刻得已经陆续收到了多家公司的贷款需求,接下来会继续推广这种银企合作模式,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中小公司渡过难关,尽快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