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助力复工复产,浙江银行业在行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之声联合重磅推出《金融战&辩耻辞迟;疫&辩耻辞迟;复工季》。针对公司和民众关心的金融问题,对话银行业掌门人。&辩耻辞迟;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辩耻辞迟;本期对话嘉宾:杭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震山。
疫情防控期间,杭州银行如何积极行动,出台了哪些金融惠民利企举措?&苍产蝉辫;
目前杭州银行已推出了“五减二免”“支持小微公司八项举措”等系列惠企措施,打好“增投放、提效率、降成本、惠民生、稳外贸”系列组合拳,实实在在支持疫情防控,助力公司复工复产。目前(截至3月17日),已惠及公司约2500家,涉及贷款340亿元,减轻利息和费用负担约1.6亿元。
疫情发生以来,杭州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对于运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防控疫情的工作部署,用足用好专项再贷款高效精准助力公司战“疫”复工。截至3月17日,针对全省再贷款名单已支持143家公司获得优惠利率贷款46.8亿元。公司获得优惠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6%,财政对公司贴息后,公司实际资金成本不到1.4%。
对纳入名单内的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生产,杭州银行实施“一对一”对接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简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满足重点公司融资需求,大部分再贷款信贷业务实现当天申报当天放款。
同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比如2月份我们新发放贷款利率比去年12月下降64个叠笔,投向制造业和民营公司的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当前复工复产成为浙江经济的重中之重,杭州银行如何发挥所长,与小微公司风雨同行?
在小微金融服务方面,近几年杭州银行制定实施服务小微公司“八项机制”,从产物、渠道、团队、风控、科技和运营支撑等方面多管齐下,努力打造具有“杭银基因”的小微金融新模式。
这次疫情中小微公司是受到冲击比较大的一个群体。在疫情面前,怎样激活受损严重的中小微公司,使其渡过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政策,国家已出台诸多暖企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杭州银行围绕小微公司复工复产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也加大“量身定制”扶持力度,做到服务上有“温度”,帮扶上有“力度”,流程上有“速度”。
对浙江省内行业属性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小微信贷客户,2月份可享受利率优惠,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0年1月20日一年期尝笔搁(4.15%)计收。对符合人民银行和财政支持条件的医用物资生产公司,积极做好金融服务,按政策实施优惠。
为支持小微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对全行2020年2月和3月新增小微公司客户的贷款自借款合同签订日起按照4.15%利率优惠一个月;同时属于杭州银行基础客户(如代发工资达5户以上)的,自借款合同签订日起免除一个月贷款利息,支持小微公司复工。
确受疫情影响的正常小微公司贷款到期,可申请延期,延期期间不重新签署合同,按正常贷款计息,不上报征信逾期信息;符合条件的“白名单”小微公司,将由专属客户经理主动联系客户,有需要可申请3-6个月宽限期还款,宽限期内按正常贷款计息,不调整征信五级分类,无需另行提交资料。
对抗疫相关行业新老客户,一户一策赠送减息券,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发放贷款;小微公司正常续贷的,将赠送减息券降低小微公司成本。
从长远看,杭州银行如何看待这次疫情的危和机?
短期来看,此次疫情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冲击比较大,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加上国家一系列强有力支持政策的出台落地,公司暂时蛰伏的潜力也将充分激发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同时,疫情也催生了“宅经济”,带火了在线消费等新型消费,各种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大健康、融合型数字经济等不少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有不少的“未来经济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需要银行进一步贴近市场,及时匹配精准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无疑也对银行业客户服务、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银行近几年在信息技术上加大投入, 并且和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开展合作,依托金融科技加快线上产物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在这次疫情中我行的“无接触式”线上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