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宁波通商银行推“定制化”金融服务“一区两链”发力中小微公司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4-20 作者: 来源: 浏览:351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疫情之下,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愈发严峻。金融机构如何将提供源头“活水”,化为“春雨”润小微?作为一家根植本土的地方法人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创新专业金融特色,针对性推出“一区两链”金融服务,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小微公司发展植“沃土”,为当地金融稳定增加“压舱石”。


据悉,该行“一区两链”业务模式是指为制造业、高科技、电商等重点领域园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围绕核心公司和特色产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服务。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该行服务“一区两链” 项目28个、各类客户1335家,年末授信余额79.8亿元,支持小微、制造业、实体经济显著。


精准对接,“园区金融”搭起惠普“直通车”


受传统金融抵押物欠缺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小微公司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更为迫切。


锚定而后动。成立于2012年的宁波通商银行经过8年探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开发差异化、定制化的特色金融产物服务。2019年6月,该行推出“一区两链”金融服务,纾解公司“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打通服务小微公司“最后一公里”。


针对中小公司特性,“一区两链”金融基础在“一区”,也就是园区金融。该行深化与园区、担保合作,根据产业集聚型、科技创新型等公司特点,推出“园区+银行+担保”融资服务。这一方面利于银行批量授信、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把握风险,促使更多小微公司“抱团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金融的“生命力”,更在于为区内公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小微公司提供金融服务,不仅是对单一公司的融资支持,更是对整个小微金融市场的专业性、综合性服务。为此,该行还派驻专人进园区,提供咨询、准入、审批等“一揽子”服务。


园区金融优化业务操作、简化业务流程。该行针对园区金融特点,加强重要环节的风险管控指引,重点对制度规定和风险管理思路做明确的区分和标识,做好精准对接、指导申报、审查审批、贷后等重要环节工作。


对症下药,“两链金融”破解公司“融资难”


“一区两链”金融中的“两链金融”,既符合地方小型城商行发展实际,又适应中小微公司发展需要,更精准对接了监管政策,与监管导向不谋而合。2020年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对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复工复产。


今年来,该行积极贯彻落实“两手抓”,将“一区两链”业务模式与疫情防控相结合,通过增贷和减免息等措施,助力公司供应链和产业链复工复产和达产达能。截至今年一季度复工复产授信总额37亿元;为416家客户提供免息或利率优惠;一季度中小微信贷投放达到23.3亿元,较去年同期逆势增长10个百分点。


与传统的银行借贷相比,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满足了中小公司资金需求。基于链属公司“共存形态、物流上的互联、信息上的归井、资金上的归集”特性,通过核心公司头部接入,将上下游公司贯通,形成核心公司信用向上下游的“传导共享”,进而有效引流银行信贷资源,引信贷“活水”“润泽”上下游客户,促进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实现银企良性互动,效率提升。


为精准匹配客户个性化需求,切实解决疫情隔离的“痛点”,适应线上化业务趋势,该行在推行“两链金融”过程中,加快科技创新,赋能金融专业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推广线上“无接触”金融服务,下沉重心服务中小微公司。同时加快打造“流程银行”,健全供应链金融体系,创新普惠金融落地方式。


截至2019年末,该行小微公司贷款(不含贴现)16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33%,增速22.74%,小微公司贷款户数新增3465户。其中,单户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公司贷款余额64.6亿元,增速为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