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公司、中小公司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时,点赞全国工商联联合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发起无接触贷款活动,推动金融科技和传统银行结合,为小微公司和个体工商户解决了燃眉之急。泉州银行是首批响应无接触贷款助力小微的城市银行之一。
兼有国有和民营资本背景的泉州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广大小微公司提供“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的服务,使普惠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在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上走出新路子。
重点扶持金融弱势群体,解决小微“融资难”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孕育着服装、鞋帽、玩具、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聚集着众多急需大量资金突破发展瓶颈的中小公司。近年来,泉州银行加大金融科技融合,着力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续贷难的痛点,尤其关注微型公司、个体工商户、无证照经营者、支付宝码商等金融弱势群体。
在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后,泉州银行发现,小微公司的“融资难”更多体现在公司“担保难”。“对民营公司来说,融资贵在运营层面并非最大问题。”泉州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张军说,“金融血液进入到市场,需经过多次循环,每循环一次,财务成本就会持续下降。公司更希望能融到资、速度快,他们是愿意付出一些成本的。”
“我们提倡‘能信用就不保证、能保证就不抵押’的贷款理念,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专营团队,通过线下触达,给客户发放从五万以上到叁五百万不等(更多地集中在五十万左右)的无抵押贷款。”
同时,泉州银行整合纳税、征信、工商、司法等多维度数据,自主研发并于2018年推出全线上、纯信用小微公司贷款产物“好税贷”。“正基于公司和个人的双重维度、综合数据,‘好税贷’获得全省小微公司认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无间贷”也是泉州银行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尝试与创新。“考虑到公司经营和资金运转具有连续性,间断性地借款、还款实际上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张军介绍,“无间贷”提高风险可控客户的贷款使用效率,使得公司贷款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和资金能够直接再投入到公司的生产经营中,从而提高公司经营安全性,降低操作成本。
数据显示,2011-2019年,泉州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3.66%、21.64%、22.94%;截至2019年末,全行资产总额1070.50亿元。
借力金融数字平台提速小微金融服务
目前,泉州银行正通过线上贷款产物、线下网点业务团队以及与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的生态合作,转型升级本行小微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泉州银行与蚂蚁金服从支付结算领域开始,再到近年来持续深化合作领域,共同为小微公司提供数字金融服务,从金融+互联网方面为公司拓宽发展空间。”谈起泉州银行接洽蚂蚁金服,服务小微公司的发展进程,张军对此颇有感触。
据悉,泉州银行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全面合作,通过数字化平台引领,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产物研发、信贷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应用,结合“线上+线下”模式,优势互补,以实际行动支持小微公司的经营。
其中,泉州银行通过与网商银行合作债权直接转让业务,推进对小微客户底层风险评估体系的了解,建立起对小微客户批量审批的系统能力及风险识别能力,迅速挖掘符合其需求的小微客户群,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效率。
此外,泉州银行加大客户端的科技投入,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和智能信贷平台,在新一代手机银行中植入了生物验证、生物识别、物理检测等科技手段,从科技赋能的角度提高为小微公司的服务速度。
数据上的整合与科技上的应用,使得银行对客户的判断更加准确和立体,贷款资金投放更具方向性、有效性体现了泉州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据了解,接下来泉州银行还将利用各种场景孵化客户,丰富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