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致敬最美“逆行者”——承德银行小夫妻们的战疫故事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5-02 作者: 来源:承德银行 浏览:481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唐山分行王利剑——心系武汉 共抗疫情

 

我的妻子是一名大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平时,我们都喜欢叫她“于老师”。

 

在国内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刻,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心理咨询服务的人群也迅速增多。为了满足各地一线人员的心理援助咨询需求,于老师所在的心理援助小组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并启动夜间值班模式,以保证第一时间满足心理咨询需求。

 

为共抗疫情,于老师和她的同事们放弃个人夜间休息,轮流担任夜间值守咨询工作。夜间是很多一线人员忙完一天应急任务、心理波动最大、最为孤独的时刻,心理咨询量大,许多还都是急需处理的危机干预个案,对心理工作者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第一天夜间值班,于老师就接到了一个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的一线抗“疫”人员个案,来访者出现失眠、焦虑、情绪紧张不安等身体不适症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怕传染给家人。于老师凭借她专业的知识、丰富的咨询经验对这个个案进行了及时心理疏导,最终,来访者放下心理包袱,不适症状减轻了许多,经过连续几次的咨询过后,心理恢复平静和正常,重新踏上抗疫一线。

 

“心”之所系,爱的源泉,生的力量。有“心”、有爱、就有希望!随着国内抗疫形势的不断好转,于老师的咨询来访者数量也明显下降。现在,于老师每周六仍坚持值守在电脑旁,通过网络在线的方式为后续来访者提供着心理咨询服务,贡献着她温柔、专业而又特别有力的力量。

  

秦皇岛分行杨家栋——共守战疫一线 绽放最美青春

 

2020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对于我个人而言更是刻骨铭心。大年初一的早晨,刚吃过早饭不久,一个不寻常的电话打乱了所有计划——“疫情原因,休假人员马上全部到岗”,电话这头是我的妻子,她是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滨颁鲍的一名医生。

提到滨颁鲍,相信很多人会不寒而栗,脑海里会马上映现出紧闭的隔离门、性命垂危的病患、各种不知名的监护及抢救设备……病人危重、工作难度大、暴露风险高是滨颁鲍的工作特点,作为一名滨颁鲍医生的家属,说实话我是很自豪的,她们将无数垂危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现在的我,却是忧心忡忡。

 

晚上十点,我收到了她报平安的简短消息,和一张请战书照片,她已做好随时赶往武汉援助疫区的准备。

   “疫情不除,勇士不归!” 看着请战书一字一句,我内心澎湃,作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我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她的决定,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更知肩上的责任,没有大家,何来小家!我坚定地回复道:“媳妇儿,让我来做你的‘后援军’”!

 

疫情期间,滨颁鲍病房里的病人较往日猛增,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大,频频有病人送检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日常的工作也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狈95口罩、护目镜、面屏一样都不能少,严密防护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负荷。

连续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身心俱疲,作为家属,不敢多有打扰,但心里是无时无刻的牵挂。既然不能与她一起站在抗疫第一线共同战斗,那就做好“后援军”,我也为自己做了“工作部署”----专职司机、专职厨师、专职保姆,饮食起居我全包。“媳妇儿,我到门诊门口了!”“媳妇儿,想吃啥,我给你做!”“媳妇儿,衣服放那,我洗!”成了我这些日子最常说的话。

 

经过近3个月的不懈努力,国内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初步告捷,媳妇儿说,军功章也有我的一份。作为医务人员的家属,我很骄傲,你是我眼中的最美逆行者,我将永远做你的“后援军”,化作铠甲、时时追随。

 

高寺台支行魏志林——战疫“飞天小女警”

 

“如果遇到坏人,不要害怕。你可以找我的妈妈,她是‘飞天小女警’,她能把坏人全部消灭光。”这是我五岁儿子口中的高频话语。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她的警察妈妈就是一个无所不能、随叫随到、所向披靡的世界和平维护者。

其实,在我看来,作为基层派出所的内勤民警,她只是一个的柔弱小姑娘。工作中,她没有舞刀弄枪、惩恶扬善、挥洒热血的壮举,更没有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威严;生活中,她是一个会被儿子的调皮气哭的“未毕业妈妈”,是一个会被松动的螺丝钉难住的“生活困难户”。

 

但是,这次的新冠疫情,彻底颠覆了我对妻子的看法。

除夕晚上,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等待享用年夜大餐。妻子接到单位立即返岗的通知后,92岁高龄的爷爷心疼的说:“你吃口饭再走吧,总不能饿着肚子上班!你姐他们一家刚下飞机,正好也陪他们说几句话,耽误不了几分钟。”妻子说:“爷爷,我必须尽快回单位,疫情防控不能耽误。”说完,便在全家人心疼的目光和儿子不舍的哭闹声中离开了。此刻,在我眼中,她决绝离去的柔弱背影竟然变得有些高大。

二月中旬,疫情发展进入高峰期。儿子已经多日未见早出晚归的妻子,嚷嚷着要去单位找妈妈。数番交锋,败下阵来的我,只得带着儿子来到妻子的单位。“儿子,你看看妈妈这个计划表,上面有13个‘坏人’,等妈妈把他们消灭了,就来陪你”。于是,在儿子的期盼中,妻子开始了她收发通知、协调工作安排、调度分发防疫物资、联系基层社区、梳理汇总档案等繁杂的工作。偶尔接个电话后,还要在计划表上再增加一两个“坏人”。就这样,直到晚上8点多,将“坏人”消灭干净的妻子,抚摸着在办公桌上睡着的儿子,轻轻说着“对不起”。

 

也是在二月中旬,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段视频。原来是妻子所在的辖区,有一位武汉返承男子,拒绝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社区工作人员无奈报警。视频中,面对缺少防护的妻子和社区工作人员,该男子极力挑衅,不断做出吐口水、故意咳嗽的动作。然而,妻子并未退缩,义正言辞地宣讲国家政策法规,劝导该男子应该换位思考,不要因小失大,触犯刑法。一番劝导后,该男子终于答应进行集中隔离。看着视频中男子登上救护车离开,我给妻子发了条微信:“辛苦了,我的飞天小女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