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成都银行用行动书写金融国企责任与担当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5-17 作者: 来源:成都日报 浏览:326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只有深扎土壤,方可枝繁叶茂。对市属国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而言,围绕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属性,主动将自身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方是其成长的根本、发展的源泉,也是其应有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

 

成都银行深谙此理。

 

近年来,成都银行充分发挥金融造血功能,自身信贷支持省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超2000亿元,与全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夯实自身的发展步伐。

 

持续注入金融活水灌溉东区建设梦想

把东部新区打造为成都银行服务优势和创新业务示范区

 

2020年4月28日,成都东部新区获批省级新区。作为四川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性工程,谋划叁年的东部新区正从梦想变为现实,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这其中尤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要素支撑。

 

作为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牢记使命、奋力担当,始终紧跟城市发展建设最前端,冲在提供融资服务最前线,跑在金融创新最前沿,牢牢把握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大机遇,着力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桥梁”和“引擎”功能,坚定把东部新区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方位,已向东部新区授信金额近100亿元。下一步,成都银行还将紧紧围绕“人城产”营城逻辑,主动提供“人城产”配套金融服务,瞄准居住、基建、公共服务、产业商业等重点项目,组合运用贷款、直融等手段,把东部新区打造成为成都银行的服务优势推广示范区和创新业务试点示范区,助力成都东部新区尽快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全力推进东部新区成势成型、加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融合发展,实现城市的“千年之变”。

 

如果说东部新区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则是党中央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

 

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成都银行充分发挥金融造血功能,为全市绿道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近400亿元。未来还将加大对城市有机更新、民生改善等领域信贷投入,通过笔笔笔项目融资、专项债配套融资、债券承销等方式支持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保、教育医疗项目,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再造一个新城更是漫长的系统工程。成都银行积极紧密围绕成都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融资需求,结合基建领域资金需求体量大、项目周期长的特点,着眼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保障,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参与地方政府组建的城市发展基金,综合运用“商行+投行”手段,撬动区域金融市场。

 

同样是在今年4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在疫情防控巩固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提振期,成都银行先后与重庆银行、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是成渝两地首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银政之间首次签署的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和重庆银行签署的协议,双方将主动担当起作为两地城市商业银行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发挥双方在成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协议签订不到一周,成都银行又与重庆市江北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规划、金融核心聚集等重点领域,推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同唱好“双城记”,携手建好经济圈。

 

发挥金融主力作用助力公司稳产满产

计划信贷超800亿支持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步调”。大疫如大考,作为市属国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始终牢记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科学应对、迎难而上,跟在重大项目最前面,冲在提供融资服务最前线,全力做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公司复工复产的资金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全市重大战略项目融资需求,从融资需求、专属方案、服务落地、团队管理、激励考核等多个维度实行全链条管理,并作为全行“头号任务”,多措并举加大信贷投放。2020年计划信贷投放超800亿元,重点支持全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东部新区发展和公园城市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实施。

 

在全市上下积极防控疫情的同时,成都银行持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全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依托全市14个产业生态圈建设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紧紧围绕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公司和配套公司名录表,重点聚焦医药健康、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产业生态圈,重点选择10个左右产业功能区实施“一区一策”,确定对口专营支行,出台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强化招商引资公司全链条金融服务,精准支持重点公司和配套公司,2020年力争信贷投放超过400亿元。全力支持公司扩大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四川省唯一一家非金融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法人主承销商资格,全力支持成都国企加大债券融资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已先后成功承销成都国有公司债务融资工具11只、金额合计81亿元,其中疫情防控债2只、金额15亿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债务工具承销力度,创新融资品种,充分发挥交易商协会和发债公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20年力争债券承销金额新增超120亿元。积极服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已为成都市32个、金额227.95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提供了申报入库服务,通过专项债的方式支持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实施。

 

疫情之下,成都银行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坚定服务中小微公司市场定位不动摇,面对疫情不退缩,加力加劲,全力支持中小微公司纾困壮大。升级“科创贷”“文创通”“壮大贷”等政银担中小微公司专属产物,打好产物组合拳,切实提升中小微公司信贷资金可获得性。充分运用人民银行再贴现、再贷款政策,构建千家公司纾困白名单,单列信贷计划100亿元,给予最低优惠利率定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稳企惠企融资专项“同舟行动”,全力支持辖内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稳产满产。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为助力出口公司缓解实际困难,成都银行开展“护航行动”,通过减费让利、高效服务、风险应对、融资支持四大类综合金融服务措施,切实降低出口公司综合财务成本,全力支持公司抗疫脱困。成都银行已设立全国首批科技金融专营支行,在西南率先成立文创支行。下一步还将紧密围绕全市“11+2”特色金融功能区建设,发挥特色金融专业品牌效应,加大对科技、文创、绿色以及新经济领域中的产业项目和中小微公司支持力度,助力成都市西部科技中心和文创中心建设。

 

党建引领全面发展聚焦提升“六大能力”

为跻身全国城商行前十强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市属国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将准确把握国企改革“六大能力”提升实质内涵,深化改革重塑发展动力。推进“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叁大转型,将“上市提能、区域发展、综合经营”作为发展引擎,为跻身全国城商行前十强打下坚实基础。

 

经营工作转型升级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成都银行历来重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突出抓好学习贯彻新思想、党建品牌创建、党建成果倍增等重点工作,推进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有机融合,为经营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面临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这一大背景下,成都银行坚持对标一流、着眼长远,全力推进顶层设计,制定了新一轮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了“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叁大转型方向。“推进叁大转型,将是未来十年成都银行实现脱胎换骨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是保持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成都银行将把握城市发展路径全面重塑、动能全面再造时代机遇,深度聚焦城市功能定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战略腹地等发展战略,确保金融支持“准、快、足”。聚焦资本运营。去年成功发行105亿元二级资本债,2020年计划发行不超过60亿元永续债补充一级资本。聚焦专业化运营。以加快转型厚植发展优势。围绕“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叁大转型方向,主动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参与竞争,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持续推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重点加大科技型、风险管理型、产业和行业专家型等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形成专业、层级和结构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为下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