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百企帮百村”结对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上海银行自2018年起与云南文山苗族自治州中西部砚山县贫困程度最深的3个村——阿猛镇阿绞村、稼依镇落太邑村、阿舍乡阿吉村,结下跨越2000余公里的精准扶贫“山海之约”。
上海银行把助力叁个结对村脱贫攻坚的工作视为自身作为一家有情怀、有温度、知感恩、懂回馈的金融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公司形象的内生需要。党委领导、精准着力,聚全行之力真情投入。
精绘细织 “绣花功”构建做实全行精准扶贫体系
自结对精准扶贫开始,上海银行人员多次实地深入最偏远、最深度贫困的村寨,沪滇之间往返穿梭,为的是摸清最真实情况,问询最紧迫需求,真扶贫、扶真贫。
上海银行构建起一套精准扶贫工作体系:在组织架构上,总分支行联动。总行会同文山州、砚山县及叁村所在乡镇,围绕“带人、带物、带产业、转观念、转村貌”扶贫目标,精细谋划扶贫方案,按月联系跟进了解实施进展、资金使用情况、问题困难等。市南分行组织下辖相关支行与叁个结对行政村密切沟通;在方案设计上,每个村的扶贫资金使用方案都包含基础设施改善和产业发展两部分。既有“托底保障”,也有“助力造血”,帮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在资源统筹上,除了捐赠资金,也发动义卖、爱心募捐,合理使用工会经费等,也包括信息、渠道、合作客户等优势资源整合;在工作参与上,更有党建联建、志愿结对等促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带动全行更广泛参与。
脱贫蓝图精细绘就,上海拿出精品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海派作风”,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把精准扶贫工作体系的每一个事项扎实落地。
产销联通 形成从发展产业到带动消费的闭环
上海银行持续关心捐赠资金所支持的相关产业,线上线下助其产销对接。
在2019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数千种农特产物汇聚一堂,其中一个来自云南的砚山县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位上,软籽石榴、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令人垂涎欲滴。果香醉人的背后是上海银行支持砚山的一个产业扶贫项目。水果种植产业的产销联通,本身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颗“硕果”。实地走访时,上海银行人员就在县政府推荐下走入鑫珵公司的育种大棚,这里的高附加值水果新品种令人眼界大开。如果可以发挥该公司育种栽培技术优势,与云南砚山的气候地理条件结合,贫困村农户可以通过水果种植产业实现增收。
上海银行作为捐助方,与砚山县各级政府等多方推动支持下,落太邑村与鑫珵公司“牵手”,合作种植特色水果。政府统筹协调组织实施项目,村民利用上海银行捐赠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购买种苗肥料等,公司负责栽培管护指导和定单回收。鑫珵公司带动砚山农户种植的水果在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颁位登场”,搭载展会快车“直通”上海大市场。
线上方面,上海银行在上行快线础笔笔上开设扶贫专区开展专项营销,针对达标客户设立客户权益引导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物。
特色水果只是上海银行支持结对地区产业发展项目之一。阿绞村与阿猛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的蔬菜种植产业基地里,豌豆菜、青菜、花菜、瓢儿白等蔬菜油绿水灵,“砚菜”名声渐响;阿吉村发展养牛和养中华蜂项目,有了启动资金,一头头小牛仔、一个个蜂箱很快到位,承载着村民们来年的希望……2019年上海银行对砚山叁个结对村捐赠资金中的300万元用于助结对村“一村一策”发展产业,当年投入、当年产生收益已达12万元。
除了助力产业发展、对接市场,上海银行自身也贡献一份消费扶贫力量。借助静安区扶贫平台,总行工会采购部分结对地区农产物,市南分行购买了苹果和石榴,员工们尝鲜同时也参与了全行扶贫项目。
精准聚焦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为村民提升生活质量
“两不愁、叁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些基本目标,是脱贫的“基本线”。接受精准扶贫任务后,上海银行实地调研了解到,在当地群众和扶贫干部努力下,“基本线”已满足,但持续脱贫还有大需求。比如有的村人畜混居,有的村公厕不足环境堪忧,有的村缺乏村民公共活动场所。为此,2018年上海银行捐赠资金全数用于“基本线”基础上为村民基本生活“补短板”方面,投入最急需项目。这些务实项目让村内一户户贫困户的生活切实改变。
2019年上海银行捐赠资金中的90万元用于结对村基础设施改善项目,继续为“补短板”做加法:为阿绞村加固住房、拆除危房,增建厕所和牲畜圈舍;为落太邑村修建机耕路,为阿吉村第一、第二村小组建设村民活动室。
2020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就下一步扶贫工作推进落实进行研究,与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共商确定2020年度80万元捐赠资金的使用安排,并完成捐赠手续。捐赠资金使用精准聚焦。聚焦特殊群体,用24万元支持叁个结对村设立40个公益岗位,助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劳动增收。聚焦重点领域,用捐赠资金中56万元,支持结对村补短板项目,包括村内活动场所、垃圾焚烧池建设、排水沟等补短板项目建设,帮助村民提升生活质量。
结对助学 守护山乡间最明亮宝贵的东西
车辆驶入阿舍乡阿吉村委会院子,车窗外,一个瘦小的身影坐在条凳上,旁若无人捧着本高考试题精讲。那就是受到上海银行资助、刚刚考上高中的刘艳粉。被问到“想不想上大学?”,她抬头,很轻又很坚定地说:“想!”眸子里有星星一样的光。“放心,你读到什么时候,我们一直帮下去。”
上海银行团员青年开展“上银情·砚山梦”助学活动走访阿绞村叁家寨小朋友
乡村里,家境困难却懂事进取的孩子不止一个。陶金云,成绩年级名列前茅,长跑比赛的数块奖牌是家中墙上仅有的装饰。道别后,他一路小跑追来,非把自己刚挖的山菌塞到上海银行走访人员手里,额头豆大汗珠晶晶亮。他想努力考上大学,上海银行走访人员鼓励他专心学习,只要考上不必担忧学费。
闪亮的星眸,闪亮的汗珠,是乡村学子们的艰辛与希望,是山乡间最明亮宝贵的东西。智志双扶,上海银行决心守护贫困学子学以致用、改变命运改变家乡的心志。
上海银行总行团委组织动员全行青年力量开展“上银情·砚山梦”结对助学帮扶活动。梳理造册并落实61名帮扶对象结对工作,以“1名帮扶对象+1名结对人+1个党团组织”工作模式,确保每名帮扶对象有专人对接、有组织保障。守望相助,爱心助学,逾1600人参与自愿募捐或义卖活动完成年度助学金筹集;囊萤照读,扶志赋能,结合学生具体学习阶段挑选赠送一本字帖和名着名篇书籍,鼓励他们“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爱心书信,增进感情,每季度通信沟通引导鼓励孩子们提升学习能力、坚定学习信心。上海银行青年公益队伍前往砚山县,把爱心助学金、书籍字帖、书信等交到学生手中。他们还走进各乡镇学校座谈交流,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
生活纾困 思想补钙 一份双向传递的“温暖”
市南分行与下辖叁家支行深入贫困村开展党建联建,以党建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在上海银行实地走访中,一些村里的小细节让人揪心。一些村民搬入新房,却没有基本装修、基础家具、室内厨卫,部分甚至没有门窗,亟待添置家具、被褥、衣物、厨具、餐具等必需品。为此,市南分行党委及下辖支行党支部通过组织爱心义卖、募捐等筹资15万元为困难村民添置家具、被褥、衣物、餐具等必需品,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并捐赠生活物资。
一路颠簸奔波深入村寨,村民闻讯前来按需领取铁床、衣柜、饭桌、板凳、电磁炉等,叁村共有超过200户贫困户获得急需的生活物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支行党员们还带着爱心对特困家庭逐户走访。
纾生活之困,更补思想情感之钙。市南分行3家支行党支部与结对村基层党组织领路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现场交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分支行党员们表示,扶贫行动也是自身受感染受教育的过程。看到结对村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的起步,也为上海银行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带来一股力量,激励大家继续用真情、真力、真心推动精准扶贫。
扶贫不是施舍和恩惠,也不是资金一捐了之,而是双向互动传递温暖、拉近千里之距。上海银行在推进扶贫工作中秉持“有温度的银行”理念,把物质的帮助、思想的交流建立在真心真情的互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