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广西北部湾银行突出“五融” 打好金融扶贫组合拳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7-27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浏览:2137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近年来,北部湾银行发挥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融资、融智、融情、融媒、融商相结合,建立健全城市金融反哺“叁农”机制,打造金融扶贫的“新北行”模式,以实际行动支持广西决战脱贫攻坚。


突出重点难点,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该行以“北部湾微贷”“金投普惠贷”为依托,量身定制农业金融产物,先后推出“香蕉贷”“甘蔗贷”“金桔贷”“芒果贷”“生猪贷”“养殖贷”等“方案制”特色农村金融产物,针对返乡农民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群体,推出“创业贷”,结合农村承包经营权改革,发放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的涉农贷款等,持续加大对“叁农”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39.51亿元,比年初新增26.84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比年初新增3.06亿元,连续叁年实现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同时,通过“商行+投行”方式,持续加大涉农领域投资,成功投放了首单扶贫专项公司债券2亿元,用于叁江县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发放精准扶贫贷款8200万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脱贫攻坚重点领域;成功挂牌发行首单扶贫债权融资计划,计划支持项目每年可为贫困地区直接提供税收近2000万元,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近1000个就业岗位。


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加大“融智”服务。2012年以来,该行连续不间断向贫困地区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将金融服务深入贫困县乡。结合贫困村实际,坚持金融扶贫和政府政策扶持相结合,探索“光伏+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机制,激活帮扶村的“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以来,该行先后捐资260万元,为叁个定点帮扶村援建了4座农光互补分布式电站,部分电站采用棚上发电、棚下养殖方式,实现农光互补,推动资源有效利用,积极培育绿色财源。结合银行业务特点和经营优势,为贫困村、贫困户选好选优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引导帮扶村致富能手成立合作社,探索“党支部+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党建扶贫,持续做好“融情”互助。该行探索实施党建扶贫“五好”行动(即建好党支部、发展好特色产业、培育好集体经济、建好村基础设施、兑现好惠农政策),健全班子成员扶贫调研、“一帮一联”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帮扶村党支部建设。近年来,该行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各帮扶村开展扶贫调研座谈,各结对党支部到帮扶村开展扶贫日活动、党日活动、助学扶贫、爱心扶贫、学雷锋等系列活动累计80余批次,组织捐款及各类物资70余万元。三个帮扶村党支部中被自治区评为三星级党支部2个,四星级党支部1个 ,帮扶村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借力互联网“融媒”力度,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该行加强与扶贫办、互联网公司合作,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八桂青年有担当,我为广西带货忙”青年公益云农圩活动,联合电商团队,依托各类团购平台开展团购活动,初步形成大宗农产物交易+各类团购平台+网络电商平台的多级分销模式。发挥第一书记“中间人”作用,通过微信群、亲友群、朋友圈等,开展西瓜、蔬菜等应季农产物团购活动。今年上半年,该行共组织员工团购20多批次,销售帮扶村农产物金额近万元。此外,该行加强与广西农投、广西农垦等公司合作,在总行食堂设立农产物展示销售区,不定期组织员工在广西国企扶贫农产物销售平台直购农产物,仅上半年,该行就采购贫困地区产物金额40.18万元,占职工集体福利支出金额比例50.75%。


加快下沉机构,优化“融商”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该行主动下沉服务重心,进一步增强县域和农村贫困地区金融基础服务的可达性,截至今年6月,该行在南宁、柳州等7市实现了市县机构全覆盖,县域机构增至35家,覆盖率提升至49.29%,并力争2年内实现全区市县分支机构全覆盖。积极探索在偏远乡镇设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立起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手机银行平台叁位一体的渠道服务体系,为贫困地区提供畅通、高效的资金运转渠道和县域全覆盖的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使金融活水流向贫困地区的远端末梢,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问题。2018年,该行发起设立的田东北部湾村镇银行获“中国银行业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是全国唯一获奖村镇银行,并连续叁年荣获“年度八桂老少边穷金融服务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