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贵州银行:金融助力生态移民安居乐业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11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浏览:3669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20年9月8日,正值王庄乡赶集日,余进芬一早来到王庄乡第一农贸市场门口,寻找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放下背篓,支起简易小摊,售卖自己做的苞谷粑。嫩黄色的苞谷粑软糯香甜,来往赶集的村民买上几个边吃边逛,用不了多久,余进芬就能揣着百来元、背着空空的背篼回家了。


  余进芬的家在生态移民搬迁小区,5栋黄色的7层小楼把农贸市场围在中间,她和其他185户来自王庄乡10个村的移民搬迁户住在一起。“2017年从蚂蝗村搬过来,这里生活好,很合心,已经住习惯了。”余进芬笑着说。


  贵州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漏斗地”,地表蓄不住水,以前,蚂蝗村不少村民都在房前屋后建小水窖,夏季积蓄雨水,村民和牲畜全靠这点水生活。“山里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孩子上学远,村民看病难,住几十年的土坯房,吃的是‘望天水’。”王庄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为了让村民摆脱贫困,“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清镇市规划建设了站街镇、犁倭镇、王庄乡3个生态移民安置点,将484户地质灾害影响大、水资源匮乏、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农户,共2372人全部搬迁至安置点。


  为期叁年的生态移民安置项目,建设进度快,资金压力大。作为金融扶贫主力军,贵州银行贵阳管理部积极组建服务团队,高效完成了信贷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累计发放1.44亿元信贷资金,用于站街镇、犁倭镇、王庄乡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建设,同时还配套了道路绿化、小广场、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修建了农贸市场等商业配套工程。


  王庄乡第一农贸市场建成后,原先沿着乡街赶集的农民全都到了这里,人流的聚集给了搬迁户更多发展的机会。“政府给予搬迁移民不少政策,推荐到附近的工厂打工,提供公益性岗位,小区农贸市场和赶集市场的年收益拿出部分进行分红等。”王庄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


  56岁的余进芬在蚂蝗村还有两亩土地,平时种些小菜自己吃,剩余的在楼下农贸市场售卖,近年来路修好了,从王庄乡到蚂蝗村只需要3元钱车费。“娃娃都大了,孙孙也不用我操心,这里看病、出门都方便,闲来种地也不远。”她说。


  肖玉兰和余进芬同年搬入王庄乡安置点,之前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她守着一间歪斜的危房和叁亩地独自居住在蚂蝗村,得知政府的生态移民政策后,符合条件的她第一时间就申请了搬迁。肖玉兰在王庄乡入住后,儿子和儿媳也搬来同住,在站街镇打工的儿子得以兼顾工作和照顾母亲,儿媳在安置点做保洁工作,平时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孙子在王庄乡的幼儿园上学,一家四口在新居里生活得有滋有味。“小区里还通了天然气,家里和小区都干净,比起以前真的是好太多了。”肖玉兰说。


  接近中午,集市上的人流依然密集,一家名为好利的西饼屋举行开业仪式,门口的两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歌曲《好日子》,喜庆的音乐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围观,饼屋准备的几大盘奶油蛋糕被领取一空,村民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