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坝绒村大山深处的养殖场,数十个鸡舍、蜂箱镶嵌在如画的青山中,成群的土鸡在树下觅食,54岁的韦胡权正在整理蜂箱。
“我们投资了200多万元进行林下养蜂、养鸡,蛋鸡9月末开始下蛋,到时候就能见着钱了,这多亏了贵州银行的信贷支持。”韦胡权放下手头的活,笑盈盈地讲起了“林下经济致富经”。
韦胡权是宗地乡坝绒村党支部书记、坝绒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15年来一心为群众脱贫致富找出路的韦胡权深知,要引领贫困户实现真脱贫,必须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坝绒村有养殖花猪的传统,“宗地花猪”是知名品牌,不打广告也不愁市场。2019年3月,韦胡权启动200头“宗地花猪”养殖及500亩蔬菜种植项目,发动贫困村民发展家庭养殖。在贵州银行紫云支行的牵线搭桥下,韦胡权与较有实力的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按照协议价格实行订单式销售。一头花猪的出栏成本为3300元,销售价为6500元;蔬菜种植亩均投入5600元,产出为1.08万元,由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购包销,累计为坝绒村带来了60余万元收入,80余户贫困户、2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今年,紫云县大力推广林下养蜂、养鸡、种植食用菌等农村产业发展。韦胡权也萌生了林下养殖的念头,依托荒山林地自然资源,酝酿在坝绒村新增种植荞麦、养殖蜂箱和林下生态蛋鸡等项目,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巩固脱贫成效。
选准产业,说干就干。韦胡权带领村民到成熟林下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养鸡、养蜂经验等项目,但购买带箱蜂群、鸡苗、配套鸡舍、种子肥料等让流动资金周转出现了难题。
在一筹莫展之际,韦胡权走进贵州银行紫云支行。得知坝绒公司的融资需求后,紫云支行与安顺分行上下联动,发挥决策高效、服务快捷的优势,成立了金融服务专班,主动与公司、担保公司对接,完善融资和担保方案,采取“政银担风险分担”担保方式,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于5月末向坝绒公司投放了215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发展林下养鸡、养蜂产业。
得到信贷资金支持后,韦胡权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坝绒村林下种植荞麦1450亩,养殖蜂箱1426箱,养殖林下生态蛋鸡200棚、两万羽;与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统购包销合作,年采蜜1.4万余斤,可实现蜂蜜收入110万元,共产蛋147万枚,年可实现产值110余万元,实现土鸡销售收入近100万元,林下养鸡年可实现收入超200万元,带动贫困户143户、527人。
“今年,坝绒村党员群众要靠自己的双手发展林下经济,让钱包鼓起来,把日子过得更好。”韦胡权眼中都是脱贫致富的希望。
坝绒村林下养殖项目只是贵州银行安顺分行“集群授信”助力紫云县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行立足产业发展,不断挖掘像韦胡权这样党员带头致富的典型,通过地方政府增信,以“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让原本无法获得贷款的村镇小微公司抱团取暖,向紫云县24家村镇级公司集群授信5000万元,解决了村级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截至8月末,该行首批向偏远贫困的紫云县宗地乡坝绒村、四大寨乡噜嘎村、喜档村、白石岩乡湾坪村4家村级公司投放1090万元资金,发展蜜蜂5000余箱、林下套种荞子9000余亩、林下种植木耳1000亩,放养蛋鸡30万羽,预计实现年产值2000余万元;通过用工、分红,带动少数民族贫困户3044户、1.12万人脱贫,有力促进了紫云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信贷支持林下养殖、助力山区群众增收脱贫的新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