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不平凡”——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一关键词概括2020年,强调“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原银行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金融支持稳公司保就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的发展方向,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再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站在收官“十叁五”、开局“十四五”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原银行迎来了成立六周年的光辉时刻,过往的奋斗历程,皆为奋进新征程的序章。
六年来初心不变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
“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金融工作的核心要义。成立六年来,中原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不偏离,强化“好金融服务好社会”的责任担当,主动融入河南发展战略,谱写了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中原银行围绕河南区域经济特色,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从金融服务和产物供给端发力,持续巩固提升河南装备、食品、新型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优势地位,稳定产业链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同时,积极优选行业地位领先、具备先进核心技术、规模成本优势显着的大型行业龙头,综合运用银团贷款、供应链金融、债券融资等定制化服务,支持其转型升级、产业链整合以及在“卡脖子”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与此同时,中原银行聚焦新基建、战略新兴产业等新经济形态,助推河南加快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加大对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领域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针对新兴产业的全景产业链和科技创新型公司,充分发挥金融朋友圈广泛的优势,强化与金融租赁、融资担保、保险、创投机构、私募基金等合作力度,从自营到经营,解决服务痛点,为公司提供滨笔翱、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从初创到转型全生命周期差异化服务。
2015年以来,中原银行累计向河南区域发放对公表内外贷款9362亿元,其中为各地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1902亿元,有力支持了河南省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地方经济建设。同时,中原银行累计向制造业投放贷款2373亿元,为河南打造制造业强省贡献金融力量。先后为中国一拖集团、郑州宇通集团、郑州煤电机械制造、郑州日产汽车、中信重工等公司发放贷款30多亿元,用于产能扩大与技术创新;运用预付款融资、商票保贴等交易银行产物为平煤神马、龙蟒佰利联等公司以及上下游客户提供批量授信20亿元,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带动上下游中小微公司发展。
2020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了更好适应并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原银行将沿着供给侧改革的方向调整授信策略,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及“两新一重”、基建补短板强弱项、制造业、小微、“叁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扶持新动能领域,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根基,全力以赴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年来矢志不渝践行普惠金融有力度有温度
践行普惠金融,对于中原银行而言,不仅仅是担当之举,更融入了发展战略,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6年初,中原银行确立“上网下乡”战略,并在总行层面成立“惠农金融部”,主要负责全省布设惠农金融服务点,开发符合农村市场的惠农金融产物,满足农民多样化金融需求。
围绕“县域支行抓源头、乡镇支行抓落地、惠农服务点抓延伸”的思路,中原银行先后在全省设立了132家县域支行(含县域二级支行),70家乡镇支行,近5000家普惠金融服务站,直接服务农村居民1000余万户,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
以惠农版手机银行础笔笔为抓手,中原银行紧盯农村和农民需求,积极运用金融科技进行产物创设,大幅缩短产物创设周期,迅速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惠农支付类、理财类产物,构建“原惠贷”惠农信贷产物体系,陆续推出了“兰考普惠授信”“裕农贷”“旺农贷”“扶贫小额信贷”等产物,并在产物、风控和营销方面进行了线上化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产物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中原银行致力于将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丰富的金融产物送到农村百姓手中,切实满足河南父老乡亲美好生活需要。
据了解,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9月末,中原银行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实现增长,分别为426.9亿元、496.6亿元、552.35亿元、632.11亿元、675.66亿元,为支持叁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以数字经济+乡村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成为中原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2019年下半年,中原银行针对村干部、村民痛点进行需求调研,立项搭建“乡村在线”项目,并最终于2020年6月28日成功上线,成为该行以现代科技力量推动农村基层数字化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六年来强化服务助力小微公司健康发展
小微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六年来,中原银行站稳定位,采取多项措施破解小微公司融资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小微公司健康发展。
全力打造小微公司专属产物,中原银行先后开发了“税单贷、科技贷、政采贷、永续贷、小额担保贷款”等多款差异化产物,有效缓解了小微公司融资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探索运用金融科技,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全面推进业务智能化改造,形成申请、审批、签约、用款、贷后全线上操作,让数据系统“多跑路”、民营公司“少跑腿”,提高融资效率,降低小微公司融资的综合成本。
如中原银行于2016年上线的首款线上住房抵押个人贷款产物“永续贷”,通过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实现一键申请、在线评估、实时审批、一天放款,满足客户全方位融资需求。该产物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爆款产物,并荣获全国“2016年度金融行业产物创新突出贡献奖”。上线四年来,永续贷已实现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全覆盖,服务省内客户超过9万户,累计投放金额超806亿元。
2019年3月,中原银行在河南省率先接入“金融服务共享平台”,该平台有效整合工商、税务、电力、社保、信用等政府部门数据,使服务小微公司的创新金融产物得到加速赋能。
针对2020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原银行将对于小微商户的金融服务作为推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突破口,加快原别花、政采贷、小微公司永续贷等已经成熟的标准化产物迭代优化,同时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快速创设了商超痴贷、聚商快贷等信用贷款产物,不断丰富小微产物货架。其中聚商快贷产物上线不到1个月时间,总授信金额就突破了4亿元,市场反应火爆。
持续的产物打破和创新在数据上有直观回应。截至11月末,中原银行小微公司贷款投放余额达到1211.02亿元。
六年来持续创新坚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原银行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理念,力求通过科技赋能,打造让“服务更可得”“运营更聪慧”“风险更可控”“组织更高效”的数据化、智能化银行。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中原银行起步早且行稳致远。今年年初,中原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入选《金融电子化》杂志“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
2018年,中原银行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全力将数字化转化为业务发展的驱动力、经营管理的抓手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催化剂。
结合自身成立时间短、现代化科技基础设施与系统建设发展空间较大等现实情况,中原银行选择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并明确了“一横四纵一基石”的蓝图规划和“叁步走”的战略实施步骤:第一步实现组织敏捷,第二步开展数字化能力建设,第叁步深化数字化应用能力,探索从运营效率提升到商业模式创新。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不俗成效:科技基础不断强化,敏捷能力持续提升。转型后的中原银行,已经拥有了一支专职的金融科技创新团队,并确立了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精准服务的数字化银行服务模式。
如今的中原银行,正用生生不息的中原精神,创造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擘画了“十四五”发展宏伟蓝图,未来的中原银行将继续当好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在机遇和挑战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