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持有人民币已成为各国央行新趋势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4-17 作者: 来源: 浏览:337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华尔街日报评论文章指出,持有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各国央行的新趋势。日本于312日宣布在中国当局批准后其将购买650亿元(103亿美元)中国政府债券的意向由于各项行政细节需要明确该笔交易将在未来数月内完成。另一项重要的进展是中国批准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这是中国首次允许一家外国政府机构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

  中国官方对人民币债券纳入一国外汇储备的批准是人民币国际化所迈出的另一大步伐。近叁年中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包括人民币贸易结算、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出更加多元化的人民币产物并允许合格投资者直接投资人民币权益以及其他等等。各国央行对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的认可和接受以及增加互换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将人民币债券纳入其投资组合也是日本方面的一大步。作为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面临回报低和缺乏多样化的投资结构两大问题。由于新兴国家变得日益重要,投资更多中国资产和其他亚洲国家资产可能成为全球央行的一种趋势,韩国也已经在今年1月考虑将人民币计价债券纳入其3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

  尽管持有人民币规模的细节信息未被透露,部分国家的央行包括马来西亚、泰国、智利和冰岛已经将人民币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由于其购买规模较小,因而不必得到中国政府的特别安排或发行的直接许可,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中国政府债券。中国财政部自2009年至今已在香港发行了叁次人民币国债价值达340亿。前两次发行分别在20109月和11金额分别为人民币60亿和80亿。而最近一次则在20118金额为人民币200亿包括3年期、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债券。

  在过去数年里,中国与它国签订货币的互换协议不断增加,不仅反映出中国有意愿逐渐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表明了各国央行有意持有人民币。继先前的协议取得成功之后,在过去半年里,中国与东亚邻国韩国及香港地区续签了协议并扩大了互换规模,互换金额比原数额翻了一番且延长叁年协议有效期。

  与香港地区的互换协议规模最大,高达人民币4000亿为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铺平了道路。韩国紧随其后互换协议规模为人民币3600亿这主要是因为两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厚投资关系。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而韩国是中国第叁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亚则刚刚于322日取代马来西亚与中国签订人民币2000亿的第叁大互换协议标志着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经贸和投资活动。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