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金融业的关系,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两者之间的恶性互动关系也得到了演绎:曾经凭借金融优势巩固了其经济实力的美国,由于其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爆发了以次债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进而危及到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理解这一正一反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在做好金融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提升我国的金融竞争力。
如何发挥好金融在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巨额信贷投放量考验着银行家的智慧、眼光和判断力。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领悟中央“保增长、调结构”这一经济政策。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支持该支持的公司与项目,否则不但不是支持经济复苏,反而是为经济复苏挖了一个无底洞,为经济复苏添麻烦、增包袱。商业性银行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真正扮演好自己的金融角色,从而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
近年来,国内银行以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为契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增强。但国内银行仍旧存在战略趋同和经营模式趋同的问题。从国际上看,尽管绝大部分银行"牌照"的业务经营范围几乎是一样的,但都有自己独特的战略定位。我认为国内银行应该强调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过去我国专业银行现在都已经改制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反而缺乏信贷的个性化,所有金融机构都去争夺少部分的优质客户和优势项目,这不利于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也不利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县域金融和中小公司融资难等问题。民生银行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准了自身的定位,未来民生银行要专心做好民营公司和小微公司的服务,并通过不断的体制创新,提升客户识别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扮演好自己的金融角色,为经济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扮演好自己的金融角色
通过体制创新做专业化的特色银行
由于对公司和行业的特点缺乏认识,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国内银行的信贷必然缺乏个性化。从商业性金融自身发展的规律看,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的都应该是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好公司、好项目。信贷投放量的多少并不直接影响到不良率,关键是信贷投放是否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巨额信贷支持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自身的客户识别能力和政策把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几年来,民生银行通过体制创新提高了自身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
2007年,民生银行全面启动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这在中国银行业是第一个“吃螃蟹”之举,在业界引起了震动和高度关注。民生银行首先对公司业务主要产物线和行业线实施事业部制度,2007年成立了贸易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工商公司金融部首批四家事业部挂牌成立;随后的2008年初,地产、能源、交通和冶金四家行业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其中四家行业金融事业部从分行划走了平均近40%的资产,把高风险的业务由支行——分行——总行“三级经营、三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事业部“一级经营、一级管理”的体制。通过专业化的营销、专业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服务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提升了自己的客户识别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民生银行走出了一条特色银行之路。
这些事业部和传统分支行的营销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就拿人员招聘来看,我们大量引进了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例如我们的地产金融事业部不仅有专业的金融人才,而且还有地产分析专家、工程造价人才和地产评估师等。这使得我们不仅是给客户贷款,而且能在分析项目前景的基础上给客户一揽子的金融服务。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突如其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生银行公司业务事业部专业经营的市场领域,包括房地产、钢铁、有色、煤炭、电力、汽车、船舶、进出口等市场,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我们没有提前进行这种改革,不对这些高风险业务进行集中管理,还把这些风险分散在分行、支行和客户经理手里,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会有多大的隐患?实践证明,民生银行选择事业部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时机把握是准确的。这些事业部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充分显示了其分析市场、研究客户的能力,敢于扶持一批好公司渡过难关、发展壮大。
从2008年初实施事业部改革以来,交通、能源、冶金和地产四大事业部的贷款余额从2008年初的856亿元增长到2009年6月末的1754亿元,增幅达到105%,而同期贷款不良率实现双降。事业部成为民生银行最赚钱的部门。在进行改革提升的三年时间中,民生银行的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从2006年到2008年,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20.6%,客户总贷款年复合增长率为18.1%,客户存款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6.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44.9%,虽然没有同业增长那么迅速,但是这是在实施重大的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坚持中小和民营公司的客户定位做专业化的特色银行
作为一家中型银行,民生银行必然与中小、民营和高科技公司具有更多的联系,大型客户不是不做,而是要保持稳定,同时要有前瞻性。如果以好银行、特色银行、可持续银行和高回报银行作为民生的目标,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客户群和发展特色。这是民生银行发展民营公司、中小公司业务和私人银行的根本原因。做到了这一点,民生银行不仅可以实现“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而且真正体现了民生银行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定位。
民生银行今后要做民营公司的银行,而且要做主办行。通过支持一批民营公司,来充分体现民生银行的特色。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中国民营公司办得越来越好,未来中国的民营公司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公司。民营公司这个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机会,而民生银行本身也是民营公司,具有与民营公司合作的先天优势,所以要抓住机遇支持民营公司做大做强。我相信,在民生银行支持下的一批民营公司强大了,做出品牌了,这本身就是民生银行的公司价值。在扶持民营公司发展上,民生银行已经尝到了甜头,这件事我们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我们提出了一个551工程:用三到五年时间,民生银行要扶持5家民营公司进入世界500强,50家民营公司进入亚洲500强,100家公司进入中国500强。
民生银行今后要作小微公司的银行。破解中小公司融资难一直是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解决广大中小公司融资难成为社会焦点。目前,虽然各家银行纷纷提出加大对中小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贷款投放的重点还是大型公司以及中小公司中的中型公司,小公司乃至小微公司的融资难依然不见缓解。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银行开展过此类商户贷款,但是大多数银行最终放弃了。究其原因,小微公司的高风险让银行找不到既能提供金融服务又能规避风险的运作模式,只能对之退避三舍。通过仔细研究,我们认为小微公司这个市场很大,为什么地下钱庄这么火,我们银行却冷冷清清?关键是原来我们传统的信贷模式有问题,所以我们 现在要改变制度,改变理念。
通过事业部改革,民生银行的公司业务已经上收到总行事业部和分行,支行专心做零售和中小公司业务。“商户进支行,商户进柜台,做大做强支行零售”成为民生银行重要的支行战略。今年初民生银行全面推出了面向小微公司的贷款产物——商贷通,半年多的时间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9月末余额达到321亿元,占民生银行零售贷款的比重达到25%)。试点证明了我们判断是正确的,方向没有问题。200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实行基准利率打七折,使得以房贷为主要的零售资产业务的各家银行,零售贷款的收益率大大下降,而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实现了基准利率上浮8.41%,此消彼长,民生银行零售贷款的收益率在国内银行中处于较高位置。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拿出一套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在小微市场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决心用三年时间向全国小微公司投放1500亿元信贷,不仅为拉动内需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商业性金融支持,而且在这一领域打出民生银行的品牌与特色。在切实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良好效益。
如何理解这次金融危机
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对未来的形势有不同的判断。我对未来经济的走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虽然这轮金融危机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超过2000年的IT泡沫带来的影响,但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都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救助措施,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成为20国集团峰会、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多个多边谈判机制关注的话题。因此,我相信危机带来的影响比预想的损失要小,时间要短。未来可能还会有反复,但总体而言最大的冲击波已经过去了。
这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在于可以借此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创新。当前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未来良好的预期,中国金融业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且是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民生银行H股在香港发行上市前,我们在全球进行路演时,国外投资者最为看重民生银行的是两点:一是民生银行自身的特点,民生银行是首家主要由民营公司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内最先成功实施了事业部改革,并努力成为“民营公司的银行和小微公司的银行”。独特的组织体制和市场定位吸引了投资者,民生银行要打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同;第二点就是民生银行身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进一步增强了民生银行的亮点。我相信民生银行、中国金融业会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上一篇:走出“进退两难”的中国宏观经济
下一篇: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