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人民币区域化与两岸金融合作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1-20 作者: 来源: 浏览:227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急遽演变,为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契机,提供了新的合作领域。其中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金融危机与大陆经济角色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为:

    第一,近年来中国经济崛起,再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正逐渐形成。它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体系,在其中人民币势将处于中心地位。由于亚洲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亚洲货币区、若能于欧元区、美元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将能更好地维护亚洲地区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利益。

    第二,由于以美元为主要计价单位、结算货币和价值储藏手段的现有国际经贸和金融框架所存在的缺陷,使东亚国家极易因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增加、美元汇率的波动,造成各国汇率随之波动,对各国经济和贸易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各国已明显意识到东亚国家正面临日益增多并需要由区域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此种区域意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显现。

    第三,随着东亚区域意识的觉醒,亚洲地区的经贸和金融整合已有实质性进展。在金融领域,2005年5月东盟“10+3”达成《清迈协议》,日本先后与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而中国也期望能在区域金融合作扮演重要角色,使人民币能在区域货币互换、监督机制、金融市场和区域货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依中国的规划,短期目标是扩大已有的货币交换协议,而长期目标则是要在亚洲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地区货币。

    金融危机与人民币区域化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其严重冲击使人们更加意识到美元一币独大的弊端以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而何种机制才是最理想的国际货币体制,再次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其中周小川的提议受到广泛的关注。周小川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挂钩的一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主要经济大国,应包括卢布、人民币和黄金。周小川的提议随即得到若干亚洲国家以及巴西和俄罗斯的支持。曾任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的Fred Bergsten亦撰文支持周小川的提议,而“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Mundell)更表示,人民币可能于2010年成为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内的一种。

    2007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6%,居第四位;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的7%,而外汇储备占世界的比重更超过25%。然而,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地位却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相匹配。人民币在国际上支付、计价、结算和储备的比例微乎其微,中国对外贸易和金融交易也主要以美元或欧元等国际货币计价和支付,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此种货币体系将使美国获得铸币税、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定价权。同时中国以大量外汇储备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这些美元往往又以各种短期流动资金的形式重新投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经济呈现流动性过剩,推动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基于此,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议题便被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将给中国带来的利益包括有:获得铸币税;巩固对外贸易和贸易伙伴的联系;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促进其金融发展;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未来亚洲货币合作机制中居于有利的地位等。

    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

    尽管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还很不完备,但是近年来中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

    以货币互换协议而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主要是为了帮助各国解决短期国际收支问题及稳定金融市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同样加强了与周边国家、贸易伙伴的货币互换合作,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互换合作不仅是为了短期救助、稳定市场,更重要的是基于便利双边之间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进而有利于抵御此次全球经济衰退对区域贸易的冲击。这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同时,也为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提供了基础。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人民币区域化的操作

    当一种货币在本国以外被广泛使用,一般便会被称为区域或国际货币,而基本条件则是此种货币在本国以外被用作为记账单位、交易媒介及价值储存,譬如作为跨境贸易的计价单位、储备货币及其他货币汇率的依据。依目前形势的发展,中国期望借力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透过与周边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使人民币在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发挥若干影响力,同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推动。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对实体经济的间接影响却日益显现。由于美元汇率波动等因素,使中国公司的产物出口受到相当影响。推行人民币跨境结算措施,将可消除中国公司所承受的外币汇率风险和为规避汇率风险所承担的衍生交易费用,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操作形式可分为代理方式和清算方式两种。所谓代理方式,是指国内银行选择几家大的外资银行作为其海外人民币结算的代理行,境外公司在代理行开设人民币账户的形式;而清算方式则是指在中资银行境内总行和境外分支之间进行清算业务,即境外公司在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开设人民币账户。

    一个国家货币走向区域化或国际化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于国际上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和需求。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维持基本稳定为人民币区域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此次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对象包括东盟国家、港澳地区等。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正不断扩大,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国为维持经贸稳定发展,亦乐于接受此项安排。因此,中国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不仅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并且扩大了人民币的周边影响力,为人民币的区域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对两岸金融合作的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方案,以扩大内需、促进出口,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则借扩大货币互换机制和推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增强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

    无可否认,人民币的国际化仍不具现实条件,而区域化也将是长路漫漫。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例,何时推行及试点的具体形式如何,仍未有具体规划。除此之外,中国一再强调将尽快推进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改革和开放,亦未有具体方案。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恐将延迟中国大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这将成为阻碍人民币区域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人民币区域化面临这些制约因素,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国际经济格局的重整,使得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中国近期将以香港为试点,建立离岸人民币兑换清算中心、人民币远期利率和汇率期货市场,以及人民币债券市场等,势将对区域金融和资本市场造成相当影响。事实上,在中国大陆表示将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时,中国台湾的金控业者便表示有兴趣经营此项业务,足见中国推行人民币区域化的措施将对两岸经贸关系带来实质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但也使世界各国更加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处于全球化潮流下的台湾经济,自然亦无法置身于外,在人民币东亚区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之际,它将为两岸经贸关系带来新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2009年8月10日,中国银联公司与台湾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宣布开通中国银联卡在台湾的受理业务。很显然,两岸经贸交流逐步正常化,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的签订,将使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两岸经贸关系的新热点。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