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经济时评:警惕新涨价因素可能抬头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16 作者: 来源: 浏览:326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据证券时报8月16日报道,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崔红霞撰文指出,最新发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颁笔滨同比上涨3.3%,涨幅是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月度新高。

    文章称,从8月份的情况分析,预计CPI涨幅仍将维持在高位,虽然翘尾因素将减弱至1.6%左右,但新涨价因素预计将继续上升。原因在于:一方面食品价格环比从往年同期看,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在连续5个月负增长后自8月份开始往往呈现出环比明显上升态势。2003至2009年的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平均水平在1.4%左右,是下半年仅次于12月份的次高水平。另一方面,从推动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行的肉类和蔬菜类价格来看,商务部食用农产物价格指数肉类周环比8月份第一周仍在持续扩大,蔬菜类价格周环比虽然在7月份最后一周略有下跌,但8月份第一周在高温多雨天气的影响下止跌反弹,预计短时期内明显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为此,我们预计8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仍将继续上行。综合来看,我们预计8月份CPI环比涨幅在0.5%左右,同比涨幅将在3.3%左右,与 7月份水平相当,仍继续维持在高位。

    文章认为,未来几个月,虽然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将逐渐抬头,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观察往年新涨价因素的月度变化可以发现,新涨价因素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从食品类别看,月度环比的高点除了在年初表现的最为明显之外,还在每年的8-9月份以及12月份也较为显著。从非食品来看,每年9-10月份的环比涨幅往往较高。2003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下半年新涨价因素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上半年0.4个百分点左右。二是食品价格涨幅可能继续回升。今年以来多种因素的交织增大了农产物价格上涨的波动,受气候条件极端异常的影响,今年农业灾害多发重发,虽然今年我国夏粮产量接近去年水平,但占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的秋粮收成如何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等粮食的减产,未来农产物价格走势的变化显得更加复杂。

    另外,从占食品类权重9.3%、占CPI权重3%的猪肉价格走势看,从6月份开始已经触底回升,猪粮比价也从7月份开始重回6:1的生产盈亏平衡点之上,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自5月份开始已由之前连续19个月的负拉动转为正拉动。虽然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随着三季度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价格的回升对物价的正拉动力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劳动力价格稳步趋升。观察CPI 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涨幅可以看到,前期持续负增长的同比涨幅已开始进入正增长区间,7月份上涨0.2%,这与其中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类价格涨幅的不断提高有关,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在逐步增大。人口结构的变化、政策因素的推动都将使我国中长期内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进而形成一定的价格上行压力。

    综合来看,虽然翘尾因素在6、7月份达到高点之后,对CPI的影响将逐步趋弱,但新涨价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三季度物价进一步上行的压力难言减轻。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的表述引起市场的关注。我们认为,这反映出央行对未来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仍保持较高的警惕,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不会轻易放松,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调控仍将保持一定的力度。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