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我国将全面加强银行业资本监管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2-23 作者: 来源: 浏览:374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日前,有媒体报道“银监会上报的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已于近日获国务院批复”,银监会方面表示,银监会正在就利用四大监管新工具对商业银行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起草指导性文件,并将于近期出台。据记者了解,这是据去年9月以来,银监会方面对此的再度重申,这表明我国全面加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方案正在有序推进。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银行体系在运营模式和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着巨大缺陷。危机爆发后,在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主导下,国际银行业监管制度和标准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银监会积极推进跨境监管合作,参加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各项工作,参与了二十国集团(骋20)下的金融监管政策多边对话与磋商,并积极参加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织的金融部门评估计划(贵厂础笔),提高了我国的话语权。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委员会提交的商业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改革方案。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叁版巴塞尔协议》的正式文本,要求国际银行业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监管标准,2019年1月1日前全面达标。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早在去年9月中旬,就中央银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对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和过渡期安排达成共识一事,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待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公布资本监管改革最终方案后,银监会将适时出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总体框架和路线图。”而现在已经是2011年,正如上述负责人所提及的,一旦《第叁版巴塞尔协议》尘埃落定,我国银行业的相关监管框架和具体路线图也将紧随其后。显然,这不仅是我国作为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银监会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推动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维护金融稳定、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中国是当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银行业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融资作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全部金融资产约90%,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业自身实力不断壮大,也更为坚韧。我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中体现了风险为本的前瞻性。这几年,银监会坚持传统有效和最基本的监管原则与手段,即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资本充足水平、大额风险集中度、风险拨备覆盖情况等,从源头夯实风险监管的内在基础。在经济金融运行每次出现新情况时,银监会都在对宏观形势的敏锐分析和科学预判基础上,注重监管政策与工具的未雨绸缪和预先储备。针对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市场风险、平台公司贷款等一系列苗头性问题和重大风险,银监会基本上做到了“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通过采取前瞻性的系统风险管理措施,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尤其是银监会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监管制度、标准和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监管框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构建了新的审慎监管框架。完善了逆周期超额资本和损失准备监管制度,科学动态使用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手段,改进监管方法和技术,着力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在科学监管理念的引领下,中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明显上升,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显着增强,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据最新数据,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础并不牢固,前期信贷高速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带来了新的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银行监管必须加快宏观监管和微观监管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工具,提升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按照银监会方面的说法,我国将根据《第叁版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设立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四个方面的新监管标准,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具体到四个监管新工具,第一,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从现行的4%上调至6%,资本充足率保持8%不变。此外,银行在正常年份还需要持有相应的比例为2.5%的留存资本缓冲。而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除了上述底线要求,监管部门还另行设置了1%的附加资本要求;第二,在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拨备率指标控制经营风险,初步的监管指标设定为2.5%;第叁,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按照监管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标准确定为不低于4%;第四,在现有流动性比率监管基础上,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有消息说,银监会上报的四大监管新工具具体指引已进入最后一轮意见征询。预计杠杆率、流动性指引将先期发布;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银监会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序推进新资本监管制度的全面实施,对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现状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给予大银行2年的过渡期安排,中小银行5年的过渡期安排;对难度较大的少数金融机构可能会延长达标期限。动态资本工具短期内不会大幅提高银行资本要求。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