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地方融资平台监管趋紧 治理难有良方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04 作者: 来源: 浏览:349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急速膨胀,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今年年初以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监管的风声越来越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会议要求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

    会议提出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的四项措施:一要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二要分类清理规范地方政府已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划清职能,规范运作。三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四要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监督,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对清理规范后仍然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融资工具,以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借贷实现融资目的。地方融资平台的正式名称是地方城投公司,但其投资方向并不仅限于城市发展相关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全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贷款的34.5%。因地方融资平台主要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作质押进行融资,靠综合收费能力而非项目自身的收费能力偿还债务。因此,可能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欠缺、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等问题,甚至威胁到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金融稳定。

    在2009年以前,地方融资平台曾以多种融资方式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但在此之后,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融资平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际运作中,融资方式变成了以银行信贷为主,尤其是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主的模式,大量融资平台也随之遍地开花。

    央行此前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地方平台贷款积极性仍很高,项目贷款需求旺盛。2009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万亿元,增长34.0%,在建项目盘子很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有刚性。为此,报告提出警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活期化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短存长贷使得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加剧,应注意防范由此引致的相关风险。

    实际的情况则是,在现行体制下,地方要想发展只有靠债务。如果政绩考核制度不改革,靠税收收入很难解决方方面面的支出,但地方又必须做好,所以,就迫使地方发债,像雪球越滚越大。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925.6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028.51亿元,增长34.4%。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179.3亿元,同比增长42.1%;地方本级收入3746.36亿元,同比增长 26.7%。据专家分析,地方税收过低与发展经济增量有关,但主要的是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体制有关。一块钱的增值税中央要拿走75%,25%留给地方。

    财政部财科所金融室主任赵全厚对此表示,尽管地方债务越来越显现,但也应该客观看待。从调查的情况看,西部地区地方债务远远小于东部沿海地区,还债压力小于东部。东部债务多,主要是近些年不断开发建设的园区计划、开发区计划和新城开发计划等。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中长期看,堵不如疏。他提出 "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的方法。"治存量"重在对现有的贷款进行监控和调研,以确定其可能存在的债务违约风险; "开前门"指中央应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以使其能筹集资金进行地方建设;"关后门"是指国家应该加强对地方预算执行的监控,各级政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严格按 照国家有关的法律进行财政操作;"修围墙"则是指配套的法律法规应该尽快地出台,以完善相关领域的立法。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