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的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将会显著上升,跨境资本流动蕴含潜在风险,国内信贷持续扩张动力依然较强,中国金融体系面临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艰巨任务。
从近百年来全球爆发的历次金融危机看,金融危机在重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全新的制度变革,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执行宏观审慎政策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近几十年来,金融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在经济金融体系内存在诸多正反馈环节,普遍存在顺周期性,诸多问题长期积累、综合作用,加之预防不足、处置失当,致使危机蔓延,最终演变成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
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明确提出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应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各国也把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职能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根据G20金融峰会的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及其他标准制定机构正在研究强化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和工具,建立减缓顺周期性因素影响的相关机制,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完善相应的风险处置和清算安排。
上一篇:盖特纳:全球通胀还不足为虑
下一篇:浅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