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山东授信银行俱乐部成功救助华盛江泉集团走出困境的启示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8-14 作者: 来源: 浏览:698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山东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2年的国家大型公司,旗下拥有涉及钢铁、水泥、热电、焦炭、陶瓷、油脂、外贸、房地产等20多家工业公司,曾连续多年入选全国500强公司和中国制造业500强公司。2007年该集团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完成上缴利税10亿元。2008年下半年以来,该集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锐减,原材料、产物销售价格巨幅波动,集团主导产业钢铁、焦化、大豆加工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高价原料与产物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并行,导致公司亏损严重,仅2008年7-10月份集团整体亏损约8亿元。公司经营困难,致使人心浮动,各类不稳定因素开始隐现。

    面对华盛江泉集团出现的危机,山东银监局会同省银行业协会及时召集该集团授信银行俱乐部成员银行连续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制定了“立足大局,吃透实情,多方联手,积极救助”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授信银行俱乐部的作用。该集团授信银行俱乐部成员银行深入调研,找准救助公司有利因素。周密测算,科学布局公司救助资金。新增信贷资金的及时到位,成为确保华盛江泉集团正常运转的巨大动力。新增贷款封闭运行3个月后,华盛江泉集团主干公司经营困境得到迅速扭转,初步走出经营困境并实现盈利,为整个集团带来了巨大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团公司扭转了经营被动局面,并稳步向更为良好的态势推进。到今年4月末,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据此测算,集团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完成上缴综合税金可达10亿元。至此,华盛江泉授信银行俱乐部初步达到了救助公司走出困境的目标,也使授信银行俱乐部获得了在金融危机下以高效、优质为基础,联手救助特大型公司走出经营困境的丰富经验。

    综观对华盛江泉集团实施救助的整个过程,高效决策、谋划细致、措施得当是抓住关键救助环节的重中之重;银、政、企三方联动,积极配合是取得多方共赢的不可或缺因素;立足全局、掌握主动、放眼长远、抱团取暖是互利共赢、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出路。救助华盛江泉集团走出经营困境有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实时关注才能防患于未然。成功救助华盛江泉集团走出经营困境并非偶然因素,早在2004年该集团因多种因素造成公司流动资金困难时,就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11月,该集团14家债权银行就由山东银监局组织签订了《临沂华盛江泉集团贷款俱乐部成员行协议》,华盛江泉集团贷款俱乐部作为山东省首家贷款俱乐部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俱乐部成立不久,各家银行即以银团贷款形式为公司注入2.4亿元信贷资金,不仅促使公司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主干公司的科技含量及自动化水平此间也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在公司逐渐做强做大过程中,贷款银行俱乐部又于2007年11月12日举行了“华盛江泉集团贷款俱乐部功能提升签约仪式”,重点通过对公司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为公司资产重组整合、新上项目咨询服务、结余资金理财服务等方面,针对公司实行了更为精细的“一对一”式服务,推动银企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才使本次华盛江泉集团在初步呈现经营困境时,授信银行俱乐部就掌握了工作主动权,抓住了救助公司走出困境的最佳时机,以高效的工作态度,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救助工作,避免了公司危机可能造成的各类隐患发生。

    启示二:以科学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为要义,寻求多方共赢才能确保良性循环发展态势。从华盛江泉集团救助中也启示我们银行业,必须科学深入的学习研究国内国际宏观经济走势,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整体经济走向趋好的大势,是这次授信银行能够迅速统一思想,达成一致意见的重要因素,授信银行在整个救助过程,没有发生公司遇到困难时,各家银行争相撤出资金的状况。因此,科学运用货币信贷工具,准确、理性判断经济走势,着眼发展大局,提高资金营运安全效率并与公司、政府保持密切配合及联系沟通,才能建立真正健康、和谐的经济金融生态。

    启示三:积极发挥协调职能,推动建立大客户授信银行俱乐部并以自律手段大力促进银行业合作,才能更好的维护银行业整体权益,实现政、银、企共赢。成功救助华盛江泉集团也启示我们银行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协调职能,把大客户授信银行组织起来,以严格的自律手段积极促进合作,才能提高授信银行的话语权,提高与公司、政府对话的分量,并最终取得公司、政府的配合,真正实现共赢;广泛组织授信银行俱乐部、大力推行银团贷款,是银行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