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张焕南在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2-23 作者: 来源: 浏览:489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加快八大机制建设  促进银团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2009年12月16日,北京)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就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银团贷款市场的机遇与展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和分享。

    我国最早的一单银团贷款业务出现在1986年。在此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特别是近年来,银团贷款作为一种新的信贷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银团贷款余额达9566亿元人民币,增幅连续四年超过50%。尽管今年全年的数据还没有统计上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全面实施,特别是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启动,银团贷款市场份额更大幅度上升已成必然。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今年6月,我国10家银行在北京签署了18个项目、总金额1762亿元的银团贷款协议。这是我国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银团贷款业务,也可以讲是我国银行业共同推动银团贷款发展的一次集体行动。纵观这几年我国银团贷款发展的轨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在我国银行业,发展银团贷款正在由共识向共为转变,由个别现象向通行做法推进,由探索路子向规范完善提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成果。

    这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与传统的双边贷款模式相比,银团贷款具有天然的、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一是防范客户集中度风险。银团贷款通过客户、市场的多元化,能够有效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而降低和分散银行的客户集中度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二是提高风险评估能力。通过多家银行共同参与对借款人和债项的风险评估,从更多的视角来审视和观察风险,能够有效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的弊端,与单家银行的独立评估相比,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叁是丰富银行收益结构。在银团贷款中,借款人除了支付贷款利息外,还要支付如承诺费、管理费、代理费、安排费等各种费用,是丰富银行收入结构、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四是提升银行议价能力。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变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为抱团取暖,可以提高银行同借款人谈判的议价能力,使银行处在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五是改善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各家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共同参与,可以使单家银行难以承担的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享受更加便利、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使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有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六是改进银企关系。在多家银行参与的情况下,可以切实减少贷款决策过程中单家银行和少数人员独断的机会,减少权力寻租和内外合谋的可能,形成更为健康的银企关系。正因为上述这些优势,因此银团贷款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总结上面这段话,可以作这样一个概括,就是银团贷款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银行自身的内在要求;既是分散风险的良方妙策,也是实现共赢的明智选择;既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探索,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个基本的趋势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型投资项目、重大重大并购重组将继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和形式,而这将给银团贷款的加速发展创造重大机遇。由此可以相信,我国将迎来一个银团贷款发展的春天。

    如何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推动银团贷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这里我讲几点意见,概括起来是要加快建设八大机制。

    一、加快建设银团贷款合作协调机制。银团贷款关键就在于这个“团”字。银行能否组成“团”、抱成“团”,至关紧要的是在于能否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这种合作协调机制的前提是银行合作意识和合作文化的培育。每个银行都要把合作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但更是合作的时代,没有哪个银行能包打天下,弱者需要合作,强者同样需要合作。合则共赢,分则俱损。要摒弃“独霸天下”、“独享其成”的狭隘观念,拿出合作之意,伸出合作之手,凝聚合作之力,真正把“合作共赢”的理念落实和贯穿到银行经营发展的全过程。银行业协会特别是下属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制定市场规则,促进资源共享,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交流平台,在牵头行人选、贷款份额、贷款定价等敏感和关键的问题上做好沟通与协调的工作,促进银团贷款市场机制的形成。

    二、加快建设银团贷款政策导向机制。就是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向社会特别是银行发出一个更为强烈的信号:我们鲜明地支持和鼓励银团贷款的发展。银监会明确规定,单一公司或单一项目融资总额超过贷款行资本金额10%的,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超过贷款行资本金额15%的,都要组织银团贷款,不符合这一要求的,都要进行贷款重组,并将这一规定纳入了监管指标体系。同时,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将《指引》执行情况纳入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范畴。这些措施对于推动我国银团贷款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在这个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度建设,梳理、完善相关法规,对银团贷款的形式、协议主体、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作出全面要求,统一银团贷款合同的法律文本,建立银团贷款的信息统计制度和披露制度,推动有条件的银行组建“战略事业部制”的银团贷款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银团贷款的推介、谈判和销售工作。

    叁、加快建设银团贷款绿色审批机制。就是要通过银团贷款参与各方的合理约定,以及内部流程的优化,形成快捷高效的银团贷款的审批方式和程序。从理论上讲,由于银团贷款参与行较多,与单家银行相比,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贷款的审批过程应该更快捷。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反而容易因为银团成员之间在份额的配置、贷款的定价以及利益的分配等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而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审批效率。因此,要进一步规范一级市场的业务流程和定价模式,制定银团贷款牵头行信息披露行为准则和代理行行为准则,理顺参与各行的竞合关系,畅通银团贷款筹组的环节,促进绿色审批机制的建设。

    四、加快建设银团贷款风险防范机制。银团贷款的最大优势在于分散风险,而要使这个优势得以真正发挥,还必须依托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银团贷款的风险防控,不只是牵头行的责任,也是参与行的义务,每个银团成员都必须不断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不仅要关注双边贷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同样关注银团贷款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尤其是承销风险。从前几年的实践看,贷后管理一直是国内银团贷款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银团成员在筹组期间往往都能充分协作,但在贷款发放之后,却又往往容易各自为政,贷后管理的效力被大大降低。要切实强化银团成员贷后管理责任,在银团贷款协议中落实相关各方的贷后管理义务和信息通报义务,构建贷后管理的多方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好债权人的利益。

    五、加快建设银团贷款信息储备机制。在当前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包括需求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是银团贷款十分宝贵的资源。要逐步建立信息储备机制重点是重大融资项目信息储备机制,通过这样一种机制,使各种有利于银团贷款促成、壮大和发展的信息得到发掘、收集、整理、分类、汇合和存储。当前,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往往缺乏这种前瞻性的信息储备,这是贷款为什么不是“一窝蜂”扑向“铁、公、机”项目,就是“傍大款”挤入大型国企、地方融资平台的重要原因所在,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导致结构性失衡和系统性风险。银行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大型公司之间的沟通,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银政企联手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建共享,为银团贷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力。

    六、加快建设银团贷款利益分享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纽带是最基本的纽带、最核心的纽带,因此也是最管用、最牢靠的纽带。利益的法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之一。在一定风险容忍度下,获取足够多的利益,是银团贷款参与各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诉求。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是保证银团贷款筹组并良好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的认识,银团贷款的利益分享机制具有两个最核心的要义,一是在利益上讲究“风险与收益匹配”,二是在分享上讲究“权利与义务对等”。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就是要努力地将“最大化”的利益与“均等化”的分享这两个环节有机合成起来。要通过加快项目评审和贷款安排,增加项目融资成功几率,为公司提供更多的衍生服务等途径,帮助银团贷款成员获得风险与收益匹配下的利益“最大化”;通过协议承诺、法律合约、行业公约等手段,明确牵头行和参与行的各项权利与义务,确定利益分配的比例、方式和程序,确保在权利和义务对等下“均等化”分享的到位。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这两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既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银团贷款的金融服务内涵,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又要进一步优化银团贷款的自律规则和法律环境,以使得“分享”可依、“失公”可罚。

    七、加快建设银团贷款转让机制。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发育能够有效提高银团贷款的流动性,反过来又促进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发展。从国际上看,二级市场的出现是过去几十年间银团贷款市场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变化。银监会发布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对我国银团贷款的转让进行了规定,但由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实际交易量很小。二级市场发育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参与银团贷款的积极性。加快培育二级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银团贷款市场转让机制,加快构建完善的银团贷款市场体系。从近期来看,要抓紧制定二级市场操作规范,推出银团贷款示范文本,明确银团贷款转让的一般条款和条件,搭建银团贷款系统平台;尽快完成初步框架的开发;开展二级市场政策的研究制定,包括贷款定价、会计核算、债项评级等,为二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创造良好的政策基础和法律环境。

    八、加快建设银团贷款人才培养机制。银团贷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业务,不是专业的机构、专门的人才是做不了、做不好的。银行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银团人才队伍作为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选拔优秀人才从事银团贷款业务,大力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探索建立银团贷款项目主牵头人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造就一支从事专业化的银团贷款业务人才队伍。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银团贷款这一新的信贷模式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面临的机遇很好,面对的市场很广。两句话:天地很宽,前途很大。可以有信心预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团贷款业务将得到空前的发展。我们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银团贷款发展之路,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我们银行业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