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划(2015)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5-29 作者: 来源: 浏览:12170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15年,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合委)总体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协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会员单位服务需求,聚焦普惠金融、培训交流、行业引领、信息宣传、业务创新、法治农金六个主题,强化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项职能,引领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努力实现新常态新发展。

    (一)聚焦普惠金融,促进"三农"和小微公司金融服务转变升级。支持三农发展、支持小微发展("双支服务"),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结构优化调整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常态的核心主题。农合委将积极主动对接银监会新设普惠金融部的部署,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和阳光普惠三大目标,积极开展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和创新升级五大行动,让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础金融服务的权利,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农合委具体抓好以下推动工作:一是召开服务小微公司和三农双二十佳产物现场交流会。拟于二季度举办一期服务小微公司金融产物创新现场交流及研讨会,三季度举办一期加强三农金融服务产物创新现场交流及研讨会,扩大双支服务优秀金融产物宣传力度,加快创新产物的推广应用,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全国交流合作。二是发布普惠金融蓝皮书。对《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倡议书》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形成并发布《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惠金融蓝皮书》。三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先进评选活动。紧密切合经济发展新形势和监管部门政策导向要求,组织全国农合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先进评选活动。

    (二)聚焦培训交流,促进综合素质转变升级。一是组织农合机构高管研修班。组织举办全国省级农合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紧密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和农合机构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战略、管理、科技等方面内在差距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课程框架和培训重点,拟于三、四季度就利率市场化下农合机构的应对策略和互联网金融举办两期省级高管人员研修班。二是组织专题业务培训班。根据农合机构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历次培训过程中学员反馈的建议,拟每季度举办一期农合机构专题培训班。主要围绕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战略重组及不良资产处置、农合机构金融产物创新、信息科技建设等主题,邀请监管部门,以及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咨询机构、教育机构讲师进行授课。三是组织业务交流现场会。拟于一季度举办第一期农合机构同业授信及业务观摩现场会,通过以会代训,实地观摩交流的形式扩大农合机构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根据业务需求拟每季度滚动举办。四是开展定制培训服务。拟于上半年为山西等省联社举办几期定制培训班,主要就央行实施不对称降息、即将推行的存款保险制度等近期出台的货币政策对农合机构存贷业务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同业信贷业务发展及策略分析、省联社风险防控等内容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并对这种培训模式进行推广。五是开展经验交流和宣讲活动。由省联社推荐辖内在风险防控、公司文化、支农服务、IT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法人机构代表,报农合委筛选后,组成宣讲团分东、西、南、北片,开展农合机构经验交流和宣讲活动。

    (三)聚焦行业引领,促进服务效能转变升级。一是召开农合委常委会议。农合委要继续发挥农合机构全国交流平台和行业"代言人"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农合委常委会议。一季度拟召开四届五次常委会议,审议农合委2015年工作重点,交流各省在加快转型发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二是召开全国农合机构联席会议。拟于二季度召开一次全国省级农合机构理(董)事长联席会议,学习贯彻银监会2015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监管要求,研究探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合机构的转型发展之路,加强农合机构间交流和合作。三是组织专题调研活动。紧密联系农合机构实际,与银监会合作部共同调研课题思路重点,结合转型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共性问题,例如《新常态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与优化管理》等,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形成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农合机构诉求,继续为农合机构转型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四是召开农商银行年会。筹备召开一次农商银行全国高峰论坛(首次年会),主题拟围绕人才战略变革与战略执行体系为主,邀请普华永道等机构协办。五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在农合委组织架构下为更好发挥"小银行+大平台"规模优势,拟筹组成立农商银行工作组,由北京农商银行牵头,对农商银行创新发展、商业模式转型、标杆行创建、资金运营、交流合作、业务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成立互联网金融工作组,由浙江省联社牵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协助,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优势专长,主动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前瞻性引领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创新,共同开展与互联网交易平台合作,指导开展农合机构互联网金融共享业务平台建设和互联网金融产物研发;成立科技支撑工作组,由上海农商银行牵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协助,对农合机构IT系统架构、信息化银行建设、大数据平台搭建、灾备系统运维等进行规划,避免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成立资金业务工作组,由天津农商银行牵头,发挥农合机构整体资金存差优势,抱团取暖,充分利用好全国和同业两大平台,提高参与水平和议价能力,推广资产证券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同业授信业务,探索建立全国农合机构风险救助基金。

    (四)聚焦信息宣传,促进舆情导向转变升级。一是完善信息通讯机制。多种渠道收集全国农合机构信息稿件,细分为政策文件、政策解读、委员会动态、会员简讯、风险合规、支农服务、经验交流等多个板块进行整理并编辑《农村合作金融工作通讯》,印发各农合会员单位交流学习,同时在协会网站发布相关信息,并及时传达监管政策及行业发展动态,搭建会员单位信息共享长效机制。二是编制行业发展报告。探讨编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业发展报告》项目可行性,提交农合委常委会审议。三是签署自律服务公约。结合发展普惠金融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研究起草相关自律指引和服务公约。四是筹建在线交流平台。建立全国农合机构在线交流学习平台,服务对象主要以省级联社(农商银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为主。

    (五)聚焦业务创新,促进产物体系转变升级。一是研究确立跨省合作平台架构。在保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以省级为单位的"小法人、大系统"的统一行业系统不变的基础上,农合委拟积极引领全国农合机构探索跨省合作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联合共同研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构架,发挥各自优势,2015年上半年拟召开一次实质性的推动会议。二是探索对外合作的共同商洽机制。发挥整体优势,统一与电商进行合作洽商,积极搭建与电商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平台,维护农合机构整体利益。

    (六)聚焦法治农金,促进风控体系转变升级。一是开展内部普法教育。倡议开展一次全国性的农合机构普法教育月活动,编辑印发《农合机构从业人员应知应会法规手册》,并可视情况开展"法治农金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宣传、手册、竞赛等,使全行业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再上新水平。二是开展风控体系自律性监测与指导。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引农合机构全面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三是建立风险救助共同协作机制。进一步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提议建立农合机构流动性互助基金,推进全国农合机构之间的资金协作。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