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转发中国银监会《坚持科学发展 严防金融风险 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3-08 作者: 来源: 浏览:590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3月2--3日,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协会陈远年秘书长参加会议。.jpg

3月2--3日,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协会陈远年秘书长参加会议。

 

    日前,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研究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作了致辞,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科学发展,严防金融风险,不断巩固和持续提升支农服务主力军地位。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蒋定之说,在过去的2009年,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严峻形势,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坚持风险监管底线,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整体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机制日益健全,省联社的履职行为逐步规范,股份制产权改革加速推进,地区性农村银行组建也取得突破。2009年,全国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62家。二是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取得重大进展。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915.8亿元,其中,采取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方式消化了不良资产181.3亿元。三是机构整体健康度大幅提升,各项监管指标持续向好。2009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比年初下降了862亿元和5.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提高2.6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提高17.8个百分点,发案率和百万元以上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了51.9个百分点和17.3个百分点。四是各项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资产、负债双双突破8万亿元,存款规模接近7万亿元,贷款规模达到4.7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4311亿元,全年实现盈利716亿元。五是"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成绩瞩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步伐明显加快,解决空白乡镇金融服务问题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752亿元,增幅和增量为历年最大,涉农贷款、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均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

    蒋定之强调,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特别是在处理经济较快增长与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上,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提高执行的灵活性、针对性上,在把握金融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尺度上,都较以往显得更为复杂。另外,经济回升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不巩固性、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和监管难度。对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科学应对和正确处理好实际工作中的两难甚至多难问题,按照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着力在推进深化改革中增强金融支农服务能力,在强化金融审慎监管中提升机构整体健康度,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蒋定之提出,2010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银监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地强化分类监管,全面提升和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金融持续稳健发展。

    蒋定之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只要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各种模式可以尝试、探索和实践。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差别监管。三是坚持守住风险监管底线。重要的风险监管指标不能逾越和突破。四是坚持实施目标管理。各地要根据银监会提出的案件防范、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和高风险机构处置等各项规划,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稳步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2010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以股份制为主导的产权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加快向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过渡的步伐。要坚守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坚持走以股份制为主导的产权道路,实现产权改革多元化。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化解历史包袱和推动机构并购。要坚定推进股权改造工作,调整资格股和投资股的权责关系,健全股权流转体系,加快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同时,要适应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健全"结构简捷、形式灵活,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法人分类治理模式和治理运作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发挥董事会的核心作用,增强监事会独立性,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相关者和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利益。

    二是科学规范省联社的履职行为,因地制宜深化省联社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原则理顺各方权责关系,科学规范省联社履职边界和行为,全面推进分类管理,还权于社,还权于股东,引导农村信用社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要按照"支持该管的,完善该管不会管的,督促该管没管的,制止不该管的"的原则,加强对省联社履职行为的评价和监管,纠正不规范的管理方式。同时,要在保持县市独立法人地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省联社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省县两级法人体制,但原则上不实行以省为单位统一法人。

    三是完善资本约束下的风险管理机制,促进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要调整传统的监管思路和方法,加快由注重微观监管向注重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重转变,由注重对业务的事后监管向注重事后与实时监管并重转变,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把风险管理纳入整体发展战略,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要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完善组织架构,开发符合支农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技术,建立健全压力测试制度,着力提高风险预判能力和管控能力,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是加大重点风险管控力度,继续严守金融业务经营活动的风险底线。要严控信贷资产风险,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及相关贷款风险,继续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信贷规模,坚决遏制大额集中度贷款上升势头,高度关注贷款偏离度和迁徙情况,切实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要着力建立严密的内部防控体系,加强案件督导查防,实施有效责任追究,严控各类案件风险,确保实现案件"双降"。要强化分类监管措施,建立动态资本管理机制,加快处置救助无望的高风险机构,严控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着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健康度。

    五是立足"三农"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服务能力。要牢固确立服务县域和"三农"的市场定位,优化机构网点布局,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完善信用评定制度和建立实时动态调整制度,完善农户贷款运作模式和农户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打造富有特色的专业化支农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和农户有效需求贷款全覆盖。要科学把握贷款投向、总量、速度和节奏,优化信贷结构,扎实推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加强贷款用途管理,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要加快建立支农服务评价机制,强化考核评价落实,加大政策激励引导,确保全年涉贷款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和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高于上年。

    银监会合作部主任臧景范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各银监局分管局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负责人;各省联社理事长,北京、上海、重庆、宁夏黄河、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出席会议。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等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同志,以及银监会办公厅等有关部门和银行业协会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