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10年全国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理(董)事长联席会议于9月8日在广州召开。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及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全国30个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理(董)事长、主任(行长)及授权代表参加会议,农村金融杂志社、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应邀列席会议。全国省级农合机构理(董)事长、主任(行长)畅所欲言,就农合机构进一步改革发展思路展开深入探讨,并研究部署了农合委员会重点工作。农合委员会都本伟主任在会上针对农合委员会工作情况作专题报告,协会陈远年秘书长作总结讲话。会议由农合委员会张芳专职副主任主持。会议讨论议定事项如下:
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半年农合委员会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都主任在报告中指出,按照2009年理(董)事长联席会议工作安排,在银监会和协会的正确指导下,农合委积极发挥行业代言人的作用,始终坚持"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八字工作方针,认真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八字工作职责,大力促进农合机构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对上,汇报重点工作,开展课题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对下,组织评选活动,维护会员权益,农合机构创新和维权意识显着增强;对外,办好金融论坛,履行社会责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内,开展高管培训,搭建服务平台,农合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他表示,农合委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继续引领全国农合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年中会议精神,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反映事关会员单位整体利益的政策诉求,积极协调加强区域间、机构间的交流协作,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农合机构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和知名度,为推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会议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征求意见稿)等议案进行了讨论研究,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会议肯定了农合机构自2003年8月深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的成绩和促进农村经济振兴中的作用,同时对农合机构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讨论。据此,会议提出如下建议:通过采取不良资产剥离方式、再次发行央行专项票据、实行专项借款制度等方式,有效化解历史包袱;通过继续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继续落实国务院对于消除对农信社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的有关规定等手段,加大货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通过统一农村银行与农信社的财税政策、对农村偏远和经济贫困地区设立网点给予财政补贴、加大对涉农贷款的奖励力度、出台处理高风险资产税费减免和补偿政策等,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还要实事求是地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叁、会议结合农合委员会工作情况,就政策呼吁重点、农信社发展走向、农商行改制后定位等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代表提出:2003年15号文件所确定的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十分正确,取得了巨大成效,农合机构面貌产生了巨大变化,支持叁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不断巩固提高;要结合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叁农"状况的变化,思考"叁农"政策、"叁农"服务和经营模式、监管方式等转变;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是解决省级联社与政府之间的资本纽带关系,要体现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同时,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不能一刀切;农信社改革发展需要稳定,要强化省级农合管理机构的作用,不能损害机构体系的完整性;农信社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也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造最主要的障碍,呼吁政策扶持时要结合农信社作用不可低估、地位不可取代这一特殊性,叁农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在服务过程中实行减免税费的政策,是政府应该给予的成本补偿;要利用科技手段解决金融服务空白与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解决成本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四、会议肯定了服务叁农和支持中小公司先进评选及表彰活动的工作成绩,对先进评选典型材料进行了交流。会议印发了浙江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广东禅城区农村信用联社等6家农合机构服务叁农和支持中小公司先进评选获奖单位的典型经验材料,供农合会员单位相互借鉴学习。
各省级农合机构理(董)事长、主任(行长)在交流探讨的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和意见。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举办全国农合机构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公司先进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助于推进农合机构公司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引领农合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继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会议议定将评选典礼光盘下发各省级农合机构,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同时,将适时制作反映农信题材的电视剧,扩大全国农信系统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在总结讲话中对农合委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表示协会在银监会的指导和会员单位的支持下,服务农合会员单位的力量不断加强,今后将认真研究各参会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探索农合委员会新的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努力为农合会员单位搭建展示形象的平台,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农合机构诉求,更好地为会员单位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