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12年,浙江省农信联社指导丽水农信社探索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农房、山林资产纳入抵押范围,探索推广"整村批发、银村合作"农户贷款模式,并进行阳光"三公示",着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成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目前丽水农信社已与全市70多个行政村展开合作,授信农户达7438户,授信金额6.95亿元,授信覆盖面达58.33%。主要有以下三点做法:
一、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让农民得享真实惠
丽水农信社成立"银村合作"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工作小组,对合作行政村农户的资信和经营情况上门调查并填制"银村合作"调查表,评定小组依据调查结果,将农房、山林资产等评估纳入家庭资产总额,重点对生产生活资料进行评估,结合农户道德品质、信用记录、经济实力和偿还能力进行公开评定,确定信用等级。并根据信用评定等级、合作行政村贷款覆盖面等,给予不同的贷款利率优惠。
同时,丽水农信社制定"授信公示、流程公示、利率公示""三公示"制度,所有村民的授信金额、办理流程、利率优惠条件、监督举报电话等在村公示栏公示,接受村民监督,让农户贷款在"阳光"下运作。目前,丽水地区70个合作村中,农房、林权等农村"沉睡资产"有效激活,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覆盖面100%,贷款覆盖面达到36.28%,比合作前上升13.65个百分点,通过各项举措让利农户650余万元。
二、开展银村全面合作,让资金流到农村去
"整村批发、银村合作"农户贷款模式改变了以往由单一农户与金融机构单向联系的传统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资金供需双方实现"无缝对接"。农信社和村两委签订"银村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对行政村实行整村授信、批发贷款。建立起农信社与行政村在信贷扶持、金融服务和村级账户开设、协助清收贷款等方面的合作。行政村将基本存款账户开设在农信社,并配合做好信用工程建设,协助督促农户按期归还贷款等工作。
在信贷资金投向安排上,实行信贷规模切块管理,优先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创业、消费等信贷需求和合作行政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贷款担保方式上,小额农贷采用信用贷款方式,推出林权、农房抵押、农副产物仓单质押等担保方式,在信贷产物上,创新推出"乐贷通"、"茶贷通"等产物,满足农户多样融资需求。
三、丰富服务渠道建设,把服务延伸到农民家
在合作行政村优先布设金融电子机具和自助服务终端,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的金融服务,方便农户小额存取款、转账、自助缴费、汇款等多种服务需求,实现村级金融服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