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给四川人民又一次带来深重灾难,也使四川农信社再次遭受重创。作为四川省主要覆盖县域、辅射乡镇、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四川农信社没有在灾难中屈服,没有被困难压倒,该省联社党委带领全体员工大力弘扬"山垮房垮四川农信不垮,水停电停服务三农不停"的精神,为党分忧,为民解困,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挺起了农信人坚强的脊梁。
一、受灾基本情况
据目前统计,因"4.20"芦山地震影响,四川农信社有雅安、眉山、乐山、甘孜、凉山等14个市州68县(区)596个营业网点不同程度受灾,网点受损面积达25.18%;员工受伤5人,其中轻伤4人,重伤1人;因灾直接财产重置损失8.69亿元;因灾形成不良贷款64.89亿元、预计损失28.52亿元,抵债资产损失1.25亿元,四川农信社是地震中网点损失最重、财产损失最大的金融机构。
二、抗震救灾开展情况
(一)迅速应急响应,紧急投入抗震救灾
灾难不期而至,通讯中断,灾情不明。万分危急关头,四川省联社党委立即启动了全省农信社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确立了"一手抓自身抗震救灾,一手抓金融服务,及时帮助农民和客户抗震救灾"的总体指导方针。
4月20日15时43分,芦山联合营业部以帐篷银行的方式正式恢复营业,成为灾区第一家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21日凌晨1时20分,四川省联社首批应急救灾物质在艰难行进10多个小时后送达芦山联社,全省农信社兄弟单位捐赠的帐篷、板房、发电机、折叠床、应急食品等救灾物资也先后运达灾区。经过各方努力,目前灾区农信社员工及家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基本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治的"五有"安置目标。
(二)受灾不忘三农,确保灾区金融服务
在四川省联社党委的带领下,全省农信社系统积极响应、迅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优势和整合各种救灾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奇迹",搭建起灾区金融服务的生命线。
地震当天,四川省联社印发了《对于切实做好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震后第三天印发了《对于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紧急通知》、第五天印发了《对于做好4·20雅安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灾区农信社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全面恢复营业,全力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支持地震灾区重建美好家园。
为尽快恢复营业,四川省联社一边选派技术人员赴灾区对业务系统进行抢修、调试,一边紧急从德阳、乐山、眉山、凉山、南充、甘孜抽调7台流动银行服务车,于21日凌晨4:00抵达芦山,21日9:00投入使用。
在四川省联社党委的带领下,灾区农信社网点采取帐篷银行、板房银行、租用营业用房、临近网点合并营业等方式于4月26日全部恢复对外营业,迅速肩负起为灾区人民免费代发生活补助金、遇难人员家属慰问金、孤残人员补助金、过渡房补助金的重任。至5月1日,灾区农信社已搭建帐篷银行10个、板房银行2个,代发各类补助金14.67万笔、15314.3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了受灾群众中,稳定和安抚了灾区人心。
铁肩担道义,危难见担当。四川农信社还主动承担起受灾群众生活费和受灾公司、商户、农户恢复生产资金、农房重建的信贷支持任务,并一律执行基准利率和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上予以优惠;对存量贷款在2014年4月30日前实行"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为不良记录、不影响借款人继续获得灾区其他信贷支持"的"四不政策";对地震灾区简化客户办理挂失、开户、存取款等支付结算业务手续,减免各种支付结算手续费。至5月1日,已发放灾后重建贷款785.9 万元,为灾区恢复重建做出"四川人民自己银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