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近年来,广西农信社创新构建电子银行服务体系,打造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为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社以占广西19%左右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占广西银行机构66%的农户贷款、近50%的涉农和小微公司贷款、60%以上的扶贫龙头公司贷款。方便快捷、安全畅通的农村金融支付体系,有效填补了我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成为广西农信践行普惠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
一、构建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广西农信社立足农村市场,加快产物业务创新,逐步构建起多渠道、分层次、广覆盖的电子银行体系,将普惠金融拓展到了广大农村偏远地区。该社在广西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四市银行服务收费同城化,2014年1月1日起,推出免收桂盛卡全球ATM取款手续费等17项便民惠民措施。着力搭建完整、通畅、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体系,现代化支付、农信银、银联、网上跨行支付、大同城、第三方支付等系统全面覆盖,全面实现了互联互通,建成了广西区内覆盖面最广、渠道齐全的支付结算网络,有效改善了广西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实现了"跨行资金汇划乡乡通"。不断完善电子服务渠道,努力促进实现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构建起涵盖桂盛借记磁条卡、桂盛借记IC卡、桂盛贷记卡(公务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电话银行、网上支付、短信服务、自助设备服务、收单服务等的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电子银行服务体系,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不断丰富。截至2015年末,全区农信社借记卡达到2763.17万张,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2.33万户,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19.50万户,电话银行客户达70.35万户,短信通客户达503.60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66.5%。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广西农信移动支付新时代。
二、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广西农信社在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地处偏远,但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镇、行政村和中心社区安装ATM机、POS终端方式,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点,构建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2013年投入2300多万元,在广西行政村全面布设桂盛通机具,打造"足不出村参保(合)缴费,足不出村领取待遇,足不出村查询信息"的服务平台。截至2015年末,广西农信POS自主收单商户51361户(桂盛通商户35333户,银联直联商户16028户),比上年末新增15774户,其中,布放POS终端54398台(桂盛通36679台)。累计布放ATM、CRS、BSM等各类自助设备6317台,其中ATM 2657台,CRS 2367台,BSM 1293台,ATM布设量、跨行交易金额继续稳居全区金融同业第一。自助服务区(点)网点覆盖率达70%,使窗口服务功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改善农村地区用卡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广西农信坚持普惠金融理念,积极开展惠农支付服务试点,截至2015年末,全辖便民服务点已达14286个,便民点交易笔数579.85万笔,交易金额89.55亿元,有效便民点比率92.32%。 通过打造覆盖城乡网点、畅通清算网络、贴近农民群众的惠农服务网络,广西农信社将金融服务触角不断延伸至社区、偏远乡村和农户家中,让农民亲身体验"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的便捷。
三、推进金融IC卡发行应用。广西农信社以发行金融IC卡为契机,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桂盛卡品种和功能,朝着电子化、科技化、多样化方向深入发展,加快建设多行业一卡通共享平台,积极拓展金融社保卡、市民卡、ETC卡、工会卡等业务份额及卫生、交通、物业、校园等金融IC卡行业应用,目前,全辖91家县级农合机构均实现社保卡发卡,累计发卡537.37万张,其中城镇职工70.45万张,城镇居民49.39万张,新农保客户417.53万张。同时,大力推动金融IC卡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目前,南宁市民卡除了公交、出租、缴纳水电费及电视电话费等功能之外,又增加了租赁公共自行车功能,正开发网上充值等二期功能。此外,该社还完成多行应用一卡通平台投产上线,信用卡发卡资格申报、公务IC卡自行发卡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体现金融IC卡"闪付"优势和便利的优惠商圈,积极推广POS本地化平台,丰富微信银行功能等,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不断拓展,有效地提高了广西农信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了金融服务群体。
上一篇:住村工作见实效 村民专程送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