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年初,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全省农信系统金融扶贫工作早谋划,早推进、早落实。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农信社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8.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6.6%,提前六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累放目标;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到40.06亿元,占到全省24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近一半。
山西省农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充分发挥金融助力脱贫主力军、排头兵作用”的批示精神,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农信社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8.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6%,提前六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累放目标;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到40.06亿元,占到全省24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近一半。
早安排早部署
统筹谋划定方向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年初,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全省农信系统金融扶贫工作早谋划,早推进、早落实。
及时传达上级精神。上半年,山西省农信联社接连召开了4次扶贫小额信贷相关会议,组织人员传达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学习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山西省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推进会、全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专题电视电话等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贯彻落实决心。同时,就全系统金融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信用工程”、重点工作考核、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监管政策要求等工作进行安排。
加强政策支持。岁尾年初,山西省农信联社就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展开研究,针对问题制定措施、确定规模、完善方法,及时出台《山西省农村信用社2020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对于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做好助力脱贫攻坚、支持贫困群众增收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
紧盯“关键少数”。下发《对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再次进行回访摸排。对有需求符合标准的贫困户,严格按照监管规定“五步法”抓紧投放,持续提升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6月末,全省农信社扶贫小额信贷余额占全省24家主要银行业机构的46.05%,较去年同期多投放5.79亿元;58个贫困县扶贫小额信贷累放16.02亿元,占全系统累放的86.22%。
统筹抓好“工防”。针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督促全省农信系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发文件提要求,督促全省农信社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灵活采取电话、网络、入户对接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回访、摸排,全面了解贫困户后期恢复生产以及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鼎力帮助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尽快复工复产,保障了疫情期间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稳定。到6月末,全省农信社在疫情期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1237户、18.57亿元,合理办理无还本续贷、展期1.56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284户,帮助贫困户克服疫情影响助推复工复产。
重贯彻重落实
多措并举抓推动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谋划、全力组织推进、始终牵挂在心的一项重大工程。山西省农信联社瞄准全年工作规划和目标,引领全省农信社全方位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开展。
压实责任推动。结合县级政府扶贫相关部门分配的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市县机构自身扶贫工作实际,省联社分别与11个市级机构签订了2020年度金融扶贫目标责任书,传导责任压力,督促落实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开展培训推动。引导各级农信社通过加强对国务院、省委和监管部门以及省联社对于脱贫攻坚的政策法规、制度规定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干部员工熟悉、掌握、运用政策的工作能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截至6月末,省联社已组织了4次专题培训,培训人员达5815人。
狠抓作风推动。作风关乎工作成效。为巩固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的工作成果,督促各级农信社持续落实《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严肃工作纪律,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作风保障。同时,山西省农信联社坚持以巡视促整改,以整改促发展,督促县级机构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并结合历年国考、省考、审计、监管、督查等内外部反馈的问题,举一反叁,持续抓好整改工作。整改中,严格落实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全面总结整改成效,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6月末,内外部检查反馈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全省农信社助力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
严管理严督促
多管齐下防风险
扶贫小额信贷的核心要义就是放得出、收得回、有成效。
为确保山西农信助力脱贫成果任何时点都经的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山西省农信联社于年初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等四部委最新文件精神,修订完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制度约束,持续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强化准入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两个精准”。首先是对象精准。督促基层机构严格遵循监管部门的户申请、村初审、乡审核、县复查、银行审定等“五步工作法”,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前必须取得当地扶贫部门的盖章推荐资料,确保对象精准。其次是投放精准。对扶贫部门推荐的贫困户,严格按照“四有两好”标准筛选,对符合标准的应贷尽贷、快速支持。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时严格遵循“5321”的基本要素,即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用途必须用于发展生产。
强化监测督办。注重科技手段应用,依托信贷管理系统定期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到逾期、欠息等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督办意见、风险提示和约见谈话,要求限期整改。上半年,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已下发14份督办意见。
强化整改问责。山西省农信联社多次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检查、督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访客户等方式,对扶贫信贷的投放精准度、要素合规性、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整改。对于未能按期整改的有关机构,采取考核扣分、通报、约谈等惩戒措施。
强化挂牌督战。全面落实全省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坚决扛起防范风险的政治责任,印发《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20年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挂牌督战意见》,督促各级农信社集中发力,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精准施策,确保投放目标完成到位,风险防控、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以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沟通强协调
多方联动成合力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唯有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这一条路可走。山西省农信联社引导全省农信社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运用优惠政策,力求形成扶贫合力。
积极用足优惠政策。山西省农信联社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于3月24日邀请人民银行专家,就人民银行再贷款业务种类、投放规模、使用条件等政策规定,对全省农信社信贷条线业务922名骨干进行了系统培训,引导县级行社积极运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政策,增加低成本放款资金来源,壮大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特别是推动贫困县重点用好、用足人民银行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资金。6月末,全省农信社使用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余额达278.96亿元,其中58个贫困县使用各类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达103.73亿元。
及时解决困难问题。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贴息、风险补偿、出列户政策无保障、信用环境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省联社和市、县农信社及时向扶贫、监管等部门进行反馈,共同研究,探寻合力,努力保障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运行。
谋发展谋振兴
多策并用促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山西省农信联社在实施《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2018—2020年行动计划》过程中,接续制定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信用工程”2020-2022年实施意见》,持续推进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巩固致富农户脱贫成效。督促全省农信社对于仍有信贷需求的脱贫户,纳入乡村振兴信用体系,提供农户贷款支持,引导脱贫农户围绕乡村振兴项目上下游发展生产。
明确乡村振兴长远目标。督促全省农信社按照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本机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导自身未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明确长远规划目标。
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督促全省农信社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及时掌握和详细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特色脱贫项目信息,尽早、尽快积极参与,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项目要积极参与。
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指导全省农信社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信贷投入,坚持把产业发展贯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围绕地方特色,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优产业扶贫,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