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连续推出24项普惠金融专属政策,助力复工复产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14 作者: 来源: 浏览:380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作为青海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把服务“叁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立足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通过打造“双基联动+”工作模式,推动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村集体经济“破零”等工作,全力助推青海省“叁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连续推出24项普惠金融专属政策,及时“输血”小微公司,助力复工复产。

 

加大小微公司信贷投放,助力复工复产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微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小微公司生存难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据介绍,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助力小微公司复工复产,系统连续推出一系列普惠金融专属政策。

 

一是加大小微公司信贷投放,专项额度支持医用物资公司、优先支持文旅和牦牛青稞等特色产业等。至6月末,累计发放小微公司贷款(扩大口径)12.2万笔,金额133.28亿元,贷款余额275.92亿元,其中发放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7525笔,金额37.87亿元,余额110.15亿元。

 

二是精准施策,积极为客户纾困减负。通过 “一户一策”方式累计为381笔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计划,涉及贷款金额50.8亿元。累计为小微公司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031笔,金额10.71亿元;累计为中小微公司贷款业务减免罚息违约金18.99万元。

 

叁是发挥地方金融机构职责,积极落实和发挥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政策。累计发放专项支小贷款771笔,金额11.84亿元,平均贷款年利率低至4.55%。

 

四是专项投入3000万元,开展惠民暖企专项活动。截至6月末,青海省12.5万户餐饮百货等聚合支付商户、1295个惠农金融服务点、261个中石油加油站、185个旅游景点商户参与该活动,直接带动消费交易79.75万笔,消费金额8.26亿元,向消费者优惠金额673.58万元。

 

五是开通小微公司线上申贷功能、建立小微公司容缺办理绿色通道,为小微公司快速申贷“加速度”。推出“政采贷、拉面易贷”等产物,有效缓解小微公司融资担保难题。启动实施小微公司金融服务平台项目,为小微公司专项打造专业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在青海省民和县,因受疫情影响,民和新佰朋商贸有限公司面临贷款到期后的还款压力,为此,民和农商银行对该公司采取了借新还旧的措施,金额为120万元;民和祥军金属门窗有限责任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该行给该公司500万元贷款支持;利用再贷款资金,该行还给青海华盛建筑有限公司1500万元的资金融资,执行4.55%的利率,实行优惠让利。

 

“我们精准对接,用专项支农支小再贷款为小微公司和涉农客户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民和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疫情期间,他们按照“先线上营销,后线下走访”的原则,加强与客户沟通对接,了解客户需求和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现阶段资金需求。组织全辖客户经理通过电话营销的方式,了解辖内公司、个体工商户、农户复工复产情况,详细记录有信贷需求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金额和资金用途。该行对3家受困公司办理了展期手续,涉及金额800万元。另外,人民银行提供的6000万元“支小再贷款”全部用于民营小微公司,扶持公司10户,执行利率4.55%,较该行一般贷款利息下降了近3.28个百分点。

 

借助金融科技,实现金融服务“不断档”

 

疫情期间,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金融服务“不断档”。

 

一方面,推进线上贷款业务。由于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在基础信息保障的情况下,为更加高效便捷的提供金融服务,顺应时代变化和客户需求,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研发了个人线上贷款产物“信别贷”,首次实现了线上办理贷款业务功能。

 

在疫情期间,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充分发挥“信别贷”产物优势,在线指导和帮助农牧户通过手机申贷办贷,平均业务办理时长缩短至5分钟左右,实现了农牧户“零接触”放贷,提升了农牧户办贷效率。截至6月末,通过“信别贷”产物已经实现对14.11万户农牧户的信用授信,授信金额90.49亿元,累计用信10.03万户,用信金额达57.51亿元。

 

另一方面,积极提升支付手段。打造有特色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带给便利。

 

首先,在深入开展普惠金融工作中,积极探索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比如,在青海省共和县,共和农商银行按照“政府主导、人行协调、银行唱戏、社会受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夯实支付运用基础。截至目前,已在该县99个行政村安装惠农笔翱厂终端42部,为农牧民朋友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人性化服务。二是在该县10个基层网点配备移动营销设备,网点工作人员利用移动营销设备实现入村入户办理开卡和手机银行开通业务已有46家银行营业网点开通了支付系统,乡镇开通率达到100%,网点开通率达到80%以上;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部开通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叁是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合理布放银行自助服务设备,有效解决营业网点少、柜面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在青海湖151景区布放础罢惭自助存取款一体机,实现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需求。

 

共和农商银行还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推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支付工具普及应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通电话银行18972户、网上银行1110户。目前安装在廿地乡的惠农服务点,解决周边5个行政村6127户的金融需求,方便农牧户小额取款、查询、转账的同时,享受“家门口的金融服务”。“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惠农金融服务点与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融合发展的创建共作。力争到2020年底,惠农金融服务点与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融合率达90%以上”,共和农商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其次,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大力推进聚合支付等新型支付手段,通过推进网络普惠打造用户省心、商户增效、无障碍支付的收单业务体系。“聚合支付”是由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出的聚合收单业务,整合了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收款渠道,具有一码多用、多码合一、手续费低、到账时间快等特点,变革商户传统笔翱厂收单业务方式,有利于优化客户体验,一站式解决客户资金结算及账务核对,降低系统投入和运营成本。

 

&苍产蝉辫;“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扫码支付营销推广工作”,据民和农商银行有关人介绍,该行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成立扫码支付营销小组,做到全员参与,人人营销。各支行在尝贰顿屏幕上进行业务介绍,并积极转发该行微信公众号制作的宣传消息。提高了聚合支付业务的社会认知度。以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方式,激起广大商户对此项业务的关注,确保电子支付为百姓带来方便快捷。该行首先大力推进惠农服务点和特约商户的扫码支付推广工作,为所有惠农商户和特约商户开通扫码支付业务。其次,对所在县的餐饮、超市、服装店、家电、娱乐等商户开展“聚合支付”业务。此后,今年7月份对民和县所有出租车开展“聚合支付”业务,并对所有商户介绍扫码支付的功能及操作流程让所有商户体验扫码支付的方便快捷。截至2020年7月末,民和农商银行聚合支付二维码覆盖全县商户的72.73%,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以移动支付现代化服务的需求。

 

据统计,通过推进网络普惠,截至2020年7月末,民和农商银行累计办理手机银行45620个(2020年办理了17535个),二维码累计办理9352个(2020年办理了807个),通过手机银行、聚合支付等多种方式增加居民消费方式,发挥助农服务点作用,着力解决空白乡镇、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在疫情下为春耕春种、复工复产提供了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