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贫困户牵住“牛鼻子”,过上幸福“牛日子”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9-16 作者: 来源: 浏览:312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加之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自然灾害多重冲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是脱贫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阿勒泰银保监分局的监管引领下,阿勒泰银行保险机构全面对标对表,精准补齐短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以更加灵活适度的政策、更加精细有力的举措、更加精准务实的工作,交出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满意答卷,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以前,我是村里的贫困户,这两年在吉木乃县信用社扶贫贷款的帮助下,家里的牛由4头扩大到30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还清了贷款,盖起了新房,每年仅通过售卖牛犊和牛奶纯收入就能增加5万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家住吉木乃县(吉木乃县为阿勒泰地区国定贫困县之一)乌拉斯特镇乌拉斯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赛力克·阿布杜拉对到他家回访的村两委和吉木乃农信社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这是阿勒泰银行保险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还有一大批像赛力克·阿布杜拉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牵住“牛鼻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畜牧业是阿勒泰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阿勒泰银保监分局以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下功夫,紧扣“抓住旅游产业和农区畜牧业两个重点”做文章,围绕“叁苗一窖一棚圈、户户都种饲草料”出实招,引导金融资源向区域资源和特色产业倾斜,通过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逐步形成牛羊驼马多元发展的格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推动农区畜牧业破冰起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牛马羊驼是贫困户手中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那么政策是着力保障脱贫攻坚战的粮草军需,发挥着定鼎之基的作用。阿勒泰银保监分局及时印发叁个指导意见、火速出台四项惠民举措。

 

叁个指导意见,即《对于做好阿勒泰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阿勒泰监管分局对于银行保险业服务支持地区畜牧业上水平的指导意见》和《阿勒泰银保监分局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将支持畜牧业发展作为脱贫重心之一,构建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

 

四项惠民措施,即:疏通畜牧养殖期限错配的堵点,提供1年以上期限延长的贷款服务;2018—2020年期间提供不少于8亿元的循环授信额度;按照“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结合”的思路,重点支持新增饲草料地种植;降低贫困户畜牧生产贷款利率,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给予基准及以下利率。更好地发挥金融资源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杠杆作用。截至目前,辖区扶贫小额信贷已经提前完成“一个不低于”目标。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85亿元,贷款户数7387户,较年初增加1.72亿元,户数增加3875户。自开办扶贫小额信贷以来,各承贷机构累计发放10660户,贷款金额5.52亿元。2020年累计发放2.12亿元,累放户数5056户。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阿勒泰银保监分局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积极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立足畜牧生产特点和融资需求,确保贫困农牧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一是在产物定价上,继续遵循保本微利原则,实行差别利率,鼓励各机构降低建档立卡贫困户涉牧贷款成本;二是在责任划分上,督促扶贫小额信贷承贷机构充分发挥地缘、人缘和网络优势,落实扶贫分片包干责任,对符合条件且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能贷尽贷,积极创新符合畜牧业经济生产特点,推出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物和服务方式;叁是在贷款期限上,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建档立卡农牧民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畜牧产业扶贫项目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予以容缺办理。如:辖区各农村银行机构积极推广“农贷通”等涉农涉牧专项产物,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循环授信效果,是对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益尝试,增强了畜牧业的发展后劲。截至2020年7月末,阿勒泰银行机构向辖区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提供畜牧种养殖贷款2.81亿元,提供1年期以上贷款余额2.38亿元均执行基准利率,新发放良种养殖贷款2141万元。新发放畜牧循环授信贷款9.56亿元,其中向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发放循环授信贷款727万元。针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农牧民,累计减费让利1228笔金额209万元,降息让利2188笔382万元。同时,在保险支撑上,辖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大病保险范围,督促保险公司将保险产物承保范围、期限与畜牧贷款产物相匹配,鼓励和支持适度降低畜牧业保险费率。

 

点上突破,面上开花。产业扶贫是最有成效、最有速度、防止返贫的重要手段。阿勒泰银保监分局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焦点,引导辖区银行机构围绕“支持产业化龙头公司,带动贫困农牧民发展”的思路,建立扶贫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力较强、特色科技型的畜牧产业化龙头公司,鼓励龙头公司持续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和带动作用,让贫困农牧民真正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实现稳定高质量脱贫。如:福海县农信社“牵手”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以“骆驼产业”为依托实施产业脱贫,并创建了“农信社+公司+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贫困户)”的“福海扶贫模式”。该模式实施以来,福海县农信社通过旺源集团已累计为6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担保贷款8000余万元,通过4家养殖合作社共吸纳和安置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就业108人(含季节工),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1315人。骆驼产业还带动了除阿勒泰地区以外的昌吉州、乌鲁木齐市等共计5600户农牧民脱贫致富。

 

扶君上马,再送一程。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一是帮到点上。阿勒泰银保监分局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在脱贫攻坚的推动作用,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立足贫困农牧民生产实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匹配”的金融支持方针,对存量贫困农牧民和已脱贫人口继续执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的政策倾斜。二是扶到根上。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阿勒泰银行机构秉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原则,持续加大教育扶贫贷款投放力度,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效果。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阿勒泰地区分行发放首笔“教育+扶贫”项目贷款,以4.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阿勒泰地区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建设,该项目辐射15个贫困村,惠及在校学生3802人,其中贫困学生586人。在不久的未来,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将会脱颖而出,扎根基层、服务“叁农”。

 

牛马驼羊,齐驱并进。阿勒泰银保监分局牢牢把握“优牛、强羊、稳驼、扶马”的思路,积极引领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全力聚焦畜牧特色养殖,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有效信贷需求进行“精准对接、精准施策”,逐步形成母畜比例合理、牛羊驼马驴多元发展的格局。如:驴奶营养成分接近人乳,是母乳的很好替代品。2020年初,青河县农信社突出“一县一品”特色,向青河县梦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驴乳深加工公司)发放200万元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并与其联手打造“信用社+公司+合作社+村委会+大户(能人)+贫困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致富新路子,带动当地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是百姓之盼,应对各种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在新疆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下,阿勒泰银保监局将继续引领“金融活水”精准浇灌阿尔泰山脚下的“脱贫之田”,助力实现“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的目标。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