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北疆草原上的金融扶贫力量!内蒙古农信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编辑: 发布时间:2020-10-30 作者: 来源: 浏览:366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内蒙古农信系统瞄准重点、精准帮扶,以“减少贫困、构建和谐、帮扶到户、落实到位”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将脱贫攻坚工作做精、做细、做实,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贡献“农信力量”。
2016年以来,内蒙古农信系统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340亿元,累计支持42万户贫困户、97.8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78%。其中,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亿元,余额21.9亿元,占全区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62%。

 

壮美的北疆草原,“精准、精准、再精准”“全力以赴、扎实苦干”的号角声催人奋进,内蒙古的广袤土地上,一派奋发向上、喜迎小康的热烈景象。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金融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贡献“农信力量”。

 

2016年以来,内蒙古农信系统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340亿元,累计支持42万户贫困户、97.8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78%。其中,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亿元,余额21.9亿元,占全区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62%。

 

全面部署

推动脱贫攻坚落实

 

内蒙古农信联社党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领导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每年多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精准扶贫专项调研部署会等会议,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在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银保监局的大力支持下,专题研究部署全区农信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

 

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内蒙古农信联社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实行法人机构金融扶贫“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脱贫攻坚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靠实、力度上加强,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

 

熟悉掌握政策。组织编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手册》《四项包联制度汇编》等参考材料,使其真正成为干部员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口袋书”,有效提升全区农信系统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对相关政策措施的熟知度和业务素质,加深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解。

 

机制先行

搭建全方位金融扶贫体系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叁大区域,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不同地区民风民情迥异,政策执行难以做到一以贯之。内蒙古农信联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面做好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支持脱贫攻坚叁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2020年)》等30余项制度和指导性文件,结合内蒙古农信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措施,切实提高全区农信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逐步建成全方位、广覆盖、可持续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

 

制订“七个百分百”目标。即建档立卡贫困户尽职调查覆盖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面、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覆盖率、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面、符合贷款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需求满足率、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贷受理回复率、基础金融服务贫困行政村覆盖率均要达到100%。全面开展贫困户信用体系建设,宣扬和培育诚实守信理念,有效满足融资需求,助力稳定脱贫。

 

制订扶贫小额信贷“七专”工作机制。即明确扶贫小额信贷专门对象、专门政策、专门档案或台账、专属产物、专门科目、专用印章、专门宣传折页。力求在制度、产物、流程、标识等各方面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确保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快速落地执行,减少在层层传导过程中的失真、打折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实行“四个优先”原则。即在整个脱贫攻坚期内,将吸收存款、系统内部调剂资金、借入央行再贷款等资金,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产业项目,优先满足贫困村提升工程,优先满足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实施“叁优五不一降一免”优惠政策。即扶贫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做到不抽贷、不停贷、不压贷、对还款暂时面临困难的扶贫龙头公司不降信用等级、不列入不良信用记录,给予降息和减免手续费等优惠政策。此外,自治区联社要求辖内农信机构对到期本息偿付确有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则上至少安排一次无还本续贷,逾期不列入不良信用记录,不执行加罚息政策。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扶贫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和查找不良信用记录形成原因,开展信用救助,有针对性地帮助其重建良好信用。

 

实现扶贫小额信贷“能贷尽贷”。积极与各地扶贫主管部门合作,9月末,内蒙古农信系统93家法人机构中71家与地方扶贫部门签订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签约率达到76.34%,有效推动落实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充分满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扩大扶贫小额信贷使用范围,将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边缘户确定为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目前已对346户边缘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28万元。全面落实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法人机构全部开立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资金账户,吸附资金分别达到0.87亿元、5.05亿元,有效地保障了金融精准扶贫业务有序发展。此外,在内蒙古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内蒙古农信联社先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5次扶贫小额信贷督查和整改工作,全力督促整改对象不精准、用途不规范、“户贷企用”等问题,确保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夯实扶贫成效。

 

构建体系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农信系统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胆改革探索,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构建“叁位一体”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内蒙古农信机构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在原有物理网点对县域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科技和网络技术手段,构建了“物理网点+助农金融服务点+自助银行服务站”的“叁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让农牧户更便捷地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

 

截至2020年9月末,全区农信共有法人机构93家、营业网点2298个,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点9250个、笔翱厂机29645台,布放础罢惭机等自助设备4420台,发展传统特约商户27480户,基本实现全区802个乡镇和8755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全区57个贫困旗县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点7700个,提供转账、小额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并代理财政涉农、牧补贴,公共事业代收费等项目,进一步拓展“叁农叁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382个助农金融服务点升级为集普惠金融便民点、金融知识普及点、电商交易服务点、便民信息传播点、信贷服务办理点、综合整治高利贷宣传点功能于一体的“农信驿站”。

 

扎实做好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内蒙古农信机构积极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重点向农牧民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加强诚实守信宣传教育。积极与乌兰牧骑合作,广泛开展“乌兰牧骑颂金融”活动,通过“文艺搭台,农信唱戏”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内蒙古农信系统共开展普惠金融讲座829场,46家农信机构与当地乌兰牧骑合作,开展宣传演出93场,开展草原轻骑兵宣传活动656次。

 

持续创新

做精做细精准扶贫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内蒙古农信系统瞄准重点、精准帮扶,以“减少贫困、构建和谐、帮扶到户、落实到位”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创新推出扶贫专属模式和专属产物。内蒙古农信联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发推出4类脱贫攻坚信贷服务模式、12款脱贫攻坚专属信贷产物。其中,在产业带动扶贫模式下推广“产业扶贫贷”和“融通仓”两款产物;在产业链核心公司增信模式下推广“产业链扶贫贷”产物;在能人兴业扶贫模式下推广“帮扶贷”和“手拉手扶贫贷”两款产物;在精准扶贫模式下推广“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两权贷”“兴畜贷”“补贴贷”“救急贷”“助保贷”“稳居贷”7款专属信贷产物。特色扶贫模式和扶贫产物的推出,不仅提高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还拓宽了业务发展面,增强了信贷资金对于农村牧区的辐射力度及广度。

 

积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内蒙古农信联社向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大滩乡土城子村派驻副处级驻村扶贫干部1名,牵头协助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内蒙古大金滩农牧业合作社,承包大滩乡粮油加工厂进行产业扶贫,带动2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在内蒙古农信联社的倡议下,全系统开展“爱心扶贫”工程,采用“以购代帮”方式销售当地莜麦、小麦、葵花、大豆、菜籽、胡麻等特色农产物,年均销售收入约500万元,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组织全系统定点帮扶82个贫困村,派驻驻村干部146名、扶贫第一书记29人,提供、协助提供就业岗位297个,累计安排贫困户就业432人;帮扶贫困地区学生1275人,累计捐赠助学金355.57万元;支持自主生产贫困户2235户,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物978.68万元;累计捐款、捐物近2万人次,金额达到3625万元。截至9月末,内蒙古农信系统全部定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数量从3998户下降至46户,定点帮扶成果斐然。

 

下一步,内蒙古农信联社将严格落实已摘帽贫困县“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保持扶贫信贷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