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5月30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山西农信号”高铁品牌专列冠名全媒体宣传合作仪式暨助力乡村振兴5年规划发布会在太原南高铁站举行。
活动上,山西农信出台了《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截至2021年4月末,全省农信社资产总额达1.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超1万亿元;贷款余额6377.16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稳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2021年,山西农信将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净增47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60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净增120亿元。到2025年末,全省农信社服务“叁农”力度将明显增强,新增贷款投向当地的比例不低于70%,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达到80%以上。
“尊敬的各位旅客,欢迎乘坐‘山西农信号’高铁列车……”
5月30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山西农信号”高铁品牌专列冠名全媒体宣传合作仪式暨助力乡村振兴5年规划发布会在太原南高铁站举行。
活动上,山西农信出台了《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必将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切实提升全省农信社金融服务水平,助力该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聂宏伟在发布会上致辞。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晓峰现场发布“服务乡村振兴 助力转型发展”五年规划。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管理部部长李宝泰、北京高和誉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琰群等出席活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公司文化部部长张生勤主持会议。
聂宏伟在致辞中强调,今天的山西农信,是全省范围内业务规模最大、服务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服务最方便快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2021年4月末,全省农信社资产总额1.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超1万亿元;贷款余额6377.16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稳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今后,乘坐大西线、京石太线“山西农信号”高铁专列时,都能够畅享“富农贷”“兴旺贷”“创业贷”等丰富的金融产物超市,感受“兴农快贷”“晋享生活”线上金融服务平台的便捷。
任晓峰在发布会上介绍,五年规划的目标设置总体考虑有叁点:一是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叁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明确“十四五”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规划既是今年的“施工图”,也是5年的“任务书”。为此,山西省联社设置了2021年的短期目标和2025年的长期目标。
2021年目标主要包括: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净增47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60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净增120亿元。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满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到2025年末,全省农信社服务“叁农”力度明显增强,新增贷款投向当地的比例不低于70%,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达到80%以上,各类金融产物服务供给丰富,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大幅提升。
任晓峰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提问山西农信如何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等相关问题时强调,2021年,山西农信继续回归本源,下沉服务重心,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推动小微公司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截至4月末,涉农及小微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169.11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较年初净增76.09亿元。
一是确保“两增”。继续将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作为投放重点,2021年实现此类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的“两增”目标。
二是延期两项直达货币政策。继续落实好“普惠小微公司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公司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两项货币政策延期至2021年底,缓解小微公司资金压力。
叁是加大信用贷款投放。持续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对信誉良好的个体工商户、小微公司给予信用贷款支持,解决担保难、抵押难问题。
四是争取政策支持。利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加大对小微公司支持力度。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建立小微公司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供小微公司融资担保等服务,共同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
乘着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东风,借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力量,山西农信在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山西转型蹚新路驶上快车道。
做好顶层设计
构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党委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加强对全省农信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强化政策引领。出台了《2021-2025年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引导全系统以提升信用工程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重点产业以及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各项金融服务。
重建组织架构。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并引导有条件的县级法人机构设立专营机构,让专业的部门干好专业的事。
做好巩固衔接。山西省联社将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衔接好组织领导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尽职免责机制、奖优罚劣机制,确保服务乡村振兴顺利开展。截至4月末,全省农信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6.31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26.08亿元,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健全规章制度。起草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利率、用途、额度和免责情形。
专项考核激励。山西省联社构建考核考评机制,对县级行社按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整体推进县、先行示范县进行矩阵分类,实施差异化考核,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建立统计体系。下发《对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标识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县机构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认真做好标识工作,为今后构建乡村振兴大数据体系奠定基础。
倾斜金融资源
支持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加大信贷投放。2021年单列470亿元涉农及小微信贷投放计划,引导全系统倾斜信贷资源,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涉农领域各类主体的支持力度,并突出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叁大战略、五大平台、10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4315.71亿元,较年初增加121.26亿元。
创建信用工程。全省农信社依托信用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以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主体为抓手,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地区信用、信贷联动。4月末,全省农信社整村授信完成率达到48.98%;金融综合服务站已建设1421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4.77%,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共为11174个乡镇、行政村、社区、市场进行授信,创建3316个信用主体,授信792.56亿元,用信355.95亿元。
丰富产物供给。围绕县域农村各类客户的信贷需求,创新推出了6大系列、36款统一品牌的信贷产物,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并积极加大宣传推广,提高产物知名度,引导客户经理运用产物为抓手,快速对接客户、满足有效需求,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优化金融服务。全省农信社依托遍及城乡的营业网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第叁方支付、晋享生活础笔笔、兴农快贷等多重线上渠道,为广大客户提供存、贷、汇、缴费、结算等各类便捷金融服务。
广泛沟通协调
凝聚支持乡村振兴多方合力
加强战略合作。近年来,山西省联社与49家省直机关、大型公司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地方经济和“叁农”发展。
如与山西省扶贫办合作,积极投放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共同破解涉农产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与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合作,在贫困地区依托扶贫周转金解决扶贫公司融资难题。
运用优惠政策。山西省联社引导县级行社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为广大县域农村客户发放低利率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4月末,全系统支农、支小和扶贫再贷款余额达311.22亿元。同时,充分运用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申请小微公司贷款风险补偿金、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增强支农支小贷款投放动能。
结语
“尊敬的各位旅客,感谢您搭乘本次’山西农信号’高铁列车,‘乡村振兴站’到了,请拿好您的信贷资金,山西农信将始终为您服务……”
速度改变距离,农信改变生活。
76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山西农信坚定扛起服务“叁农”重任,勇当地方金融主力军,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式的“背包银行”,发展成为现代化、有实力的“百姓银行”。为推动全省转型发展蹚出新路径,跑出新速度!